藍弋豐/名嘴吐不出象牙,不問普丁問插座

▲臺北市長柯文哲在以色列機場席地充電,卻引來外界一連串討論。(圖/取自柯文哲臉書)

藍弋豐/專欄作家。

柯文哲訪問以色列參加全球市長會議,途中原本要接待全球各市長的以色列總理納唐雅胡,突然臨時行程生變,丟下30位市長,緊急改前往莫斯科俄羅斯強人普丁會面。以色列與俄羅斯之間矛盾又曖昧的關係,對中東及全球局勢影響重大,但國內新聞對此卻並無太多探討,反而只在說柯文哲被放鴿子,講得好像是納唐雅胡是專門躲柯文哲似的。

等柯文哲回國,更讓人傻眼了,各大新聞臺政論節目上,名嘴連放鴿子論都不談了,竟然大談插座,網友怒罵:「沒辦法談普丁、內唐雅胡、臺灣和中東或者以色列的外交關係,也沒辦法談城市交流論壇。」講什麼機場插座「叫鄉民去談都可以呀,保證講的更辛辣更有趣,還可以順便分享各國機場特色。」批判名嘴空有學歷、留學經驗,卻講不出任何有意義的事,拿那麼高的通告費,只談路人都能談的插座,「不是薪水小偷嗎?」

其實政論節目從最初就是電視臺粗製濫造「扣死當」的產物,因爲製作成本最便宜,通告費幾千塊,若是真的要好好準備到言而有物才上節目談,上一次節目要讀兩三天的資料,可是虧死了,當然只好胡謅一通,才能討生活;更別說有人上節目是沒有通告費的,例如政治人物通常是爲求曝光,往往無償上陣。更慘的是,要是準備的太好講太深,還會被晾在一旁,或是下次就沒通告可上,因爲政論節目製作單位都認爲觀衆只想看雞毛蒜皮的小事。

想了解國際局勢 別想靠電視

名嘴們空有學經歷,卻只會講一些資訊垃圾,是整個畸形電視產業環境造成的,你唯一能做的反制方式就是關掉電視不看,最好把有線電視都剪了,省錢又省心,想了解國際局勢,還是別想靠電視,自力救濟吧!

那麼,納唐雅胡這次急見普丁,又有何重大意義,以及前因後果爲何?

在冷戰時代,以色列爲美國在中東戰略樞紐之一,蘇聯、蘇聯支持的伊朗,蘇聯與伊朗共同支持的與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以及黎巴嫩境內的真主黨,通通都是以色列的敵人,另一方面,遜尼派的阿拉伯國家,雖然因爲巴勒斯坦人畢竟也是遜尼派,所以對以色列也相當感冒,但以遜尼派領袖自居的沙烏地阿拉伯,以及以色列鄰國約旦,同屬美國陣營,也就與以色列不情願的相安無事。

到蘇聯瓦解之後,冷戰界限分明的陣營區分瓦解,局勢越來越混沌,首先是原本屬於美國陣營,在兩伊戰爭中與伊朗對戰的伊拉克先發難,成了頭號麻煩製造者,入侵鄰國科威特掀起波灣戰爭,波灣戰爭期間,伊拉克曾經向以色列發射飛毛腿飛彈意圖牽扯以色列參戰,以激起阿拉伯國家公憤,但計謀沒有成功。

兩次波灣戰爭後,海珊政權垮臺,歐巴馬時期進行撤軍,產生權力真空,歐巴馬又因爲同情敘利亞民主運動而間接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民兵,釀成敘利亞內戰,其中誕生伊斯蘭國,剛好攻入伊拉克北部的真空地帶,伊斯蘭國的瘋狂主張成爲全部的伊斯蘭國家公敵,竟然讓互相看不順眼甚至是死敵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土耳其、敘利亞政府軍、部分敘利亞反抗軍、敘利亞庫德族、伊拉克庫德族、伊拉克政府軍、以及背後的俄羅斯、美國等等所有各方勢力全數一起圍剿。

當伊斯蘭國大勢已去,中東秩序洗牌進入新的時代,認定反恐戰爭已經結束的美國,迴歸大包圍賽局的基本常識:包圍第二強勢力,也就是中國。過去從英俄大賽局一直到冷戰時代,因爲大包圍俄羅斯、蘇聯,中東一直是地緣戰略重心,但是在大包圍中國的新賽局中,反而遭到邊緣化,美國不想浪費太多力氣管中東的事,尤其是大包圍中國的基本戰略上需要「聯俄製中」,美國極不願意重蹈歐巴馬時代爲了歐巴馬個人理想價值,在敘利亞與俄羅斯發生衝突,妨礙大包圍中國戰略的情況。

因此川普打算自敘利亞抽身,不僅是敘利亞,最好整個中東都能只用最小心力處理就好,最好最多隻要動動經濟制裁即可,武力維持中東秩序的任務,就扔給了樞紐以色列、老盟友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新朋友俄羅斯。

從冷戰秩序來看絕對無法理解的狀況發生了,先是沙烏地阿拉伯跟以色列眉來眼去,最初顧及沙烏地阿拉伯身爲遜尼派老大哥得顧一下巴勒斯坦問題面子因素,還只是遮遮掩掩的與以色列進行地下情報軍事交流,但是隨着局勢需要,很快丟掉遮羞布,明目張膽往來。

當美國結束近70年的模糊政策,於2018年5月14日正式將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以實際行動承認耶路撒冷爲以色列首都,加薩走廊有超過3.5萬巴勒斯坦人示威抗議,58人遭以色列軍方擊斃,2771傷,沙烏地阿拉伯竟然只口頭譴責一下就當作沒事,因爲雙方早就緊密結盟。

看似力挺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毫無商量餘地的俄羅斯,2018年5月8日、10日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境內伊朗基地,以色列竟表示,行動已經先知會俄國,5月14日俄方還傳出計劃停止軍售敘利亞S-300防空飛彈系統。因爲其實俄羅斯也早就在許多方面與以色列秘密攜手。早在美國將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之前,俄羅斯已經先一步承認耶路撒冷爲以色列首都。

同在2018年5月8日,川普宣佈單邊退出伊核協議,並宣佈將對伊朗實施「最高層級」經濟制裁,暗示了中東新局勢的本質。

在美國退出之後,中東形成了一個自身的區域小賽局,伊朗以什葉派領袖自居,串聯敘利亞、黎巴嫩、北葉門,並意圖拉入現在同爲什葉派治國的伊拉克,大包圍遜尼派領袖國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空有財富,國防戰力卻極爲低落,連北葉門都能讓沙國吃盡苦頭,當美國不想管事,只能拉來軍事與情報能力首屈一指的以色列作爲靠山,並聯合所有遜尼派友好國家,對伊朗進行反大包圍。

2017年卡達危機就在這個區域大包圍賽局中意外發生,卡達因爲地理因素和伊朗共有波斯灣海域的天然氣田,想要共同開發,本來有錢一起賺很正常,但是俗話說「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沙烏地阿拉伯正在跟伊朗互相大包圍,卡達本來是沙國好鄰居,卻去跟伊朗合作,夠不長眼,於是卡達與全球傻眼的看着沙烏地阿拉伯大發雷霆,指責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率領遜尼派盟友國家,與卡達這個本來也是好友切八段,斷交、斷航、封鎖媒體,沙國不僅封閉兩國陸地邊界,沙國還計劃鑿運河把卡達給徹底「切除」,使得半島國家卡達變成實質孤島。

在這個中東小賽局中,俄羅斯的處境也有點尷尬,一方面俄羅斯在全球大賽局上正要與美國交好共同圍堵中國,可是敘利亞卻又是不可捨棄的小老弟,但是伊朗也支持敘利亞,而不僅川普討厭伊朗,中東互相包圍的小賽局如火如荼,俄羅斯也不想牽扯其中,該怎麼辦呢?

以色列身爲沙烏地阿拉伯方背後的隱藏勢力,自然也最關心這個問題:該如何找出阿薩德政權、俄羅斯、以色列三方都能順利找到下臺階的辦法?這是目前對以色列來說最重要的國家戰略問題,重要性遠遠高於一切其他議題,因此儘管30位各國市長正在以色列作客,普丁一說要會談,納唐雅胡立即跟賓客們說聲道歉,直奔莫斯科。

雙方談判的最重要關鍵,仍是在於伊朗在敘利亞的角色問題,以色列不能允許敵對的伊朗勢力在敘利亞擴張,俄羅斯的底線則是要維繫阿薩德政權的生存,並助其重新統合敘利亞全國,雙方的利益與普丁的面子如何兼顧,所談出的結果,將會左右接下來中東,甚至世界的局勢。

國防力量籌碼

在這整個過程中,以色列藉由本身強大的國防力量爲籌碼,以卓越的情報能力進行各種操作,在區域亂局中縱橫捭闔,爲了國家利益,有時惟恐天下不亂,資助扶持敘利亞反政府軍,甚至暗中扶植伊斯蘭國勢力,有時化敵爲友,與沙烏地阿拉伯結爲賽局盟友,並與大國平起平坐,讓川普以遷移使館行動確實承認以色列首都爲耶路撒冷,並能和普丁談判如何安排中東局勢。

人口九百萬的國家如何能做到在國際上如此強悍、出人頭地?籌碼當然還是軍事實力,而國防力量又由活躍的經濟體爲支撐,以色列國防預算高達GDP的4.7%,相較之下臺灣先前不到2%,在美國壓力下才提高到2.16%,而以色列不僅男女皆服兵役,兵役時間較臺灣久,教召也更頻繁,理論上來說應該對經濟活動造成相當大的干擾,但是以色列卻想出化軍事訓練爲創新助力的辦法,發展更強大的經濟基礎來支持國防與國家發展。

次是擁有強大的情報能力,能確實掌握周邊局勢的風吹草動,藉以能在其中有時混水摸魚,有時槓桿放大自身影響力,把既有的國家籌碼發揮最大效應,以色列情報機構莫薩德(Mossad),一般排名在美國中情局(CIA)、前蘇聯(KGB)、英國軍情六處(MI6)之後爲全球第四大情報單位,但是其實際執行情報作戰能力可能其實優於前三者,過去最著名的行動就是報復慕尼黑慘案的「天誅行動」,跨國追緝將涉案在逃的恐怖份子一一誅殺。

藉由國防、經濟、情報各方面不懈的努力,根據局勢的變化彈性應變,隨時進行對國家最有利的策略,讓以色列成爲中東變局的最大贏家,不僅國富民強,更是面子十足,70年來美國雖然對以色列越來越放任,彷彿予取予求,偏偏就是不明確承認耶路撒冷爲以色列首都,如今,以色列已經達成讓美國實質承認。面對中東小賽局,在伊朗受制於美國製裁下,只要與俄羅斯談妥敘利亞處理方案,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一方可說穩操勝券。

成就不是一句話可帶過

以色列的成就,不是僅僅一句「美國猶太人支持」可帶過,美國猶太裔族羣約400萬人,在美國人之中只佔1.4%的極少數,臺裔美國人其實也有200萬人,爲何影響力天差地別?以色列與支持以色列的美國猶太人,服膺現實主義,不斷強化自身的籌碼,放大籌碼的影響力,美國猶太人在政治、金融、媒體領域發揮最大影響力,以色列則發展爲軍事經濟創新國家,並在中東亂局中不斷漁翁得利。

在這個以色列的幸福快樂劇本中,有一些悲劇角色:巴勒斯坦人慘遭無視,被遜尼派同胞拋棄,在以色列的圍牆與屯墾蠶食鯨吞下逐漸實際滅亡;佔據加薩走廊的哈瑪斯原本仰賴伊朗支援,伊朗現在深陷包圍賽局,力有未逮,哈瑪斯慘遭放棄;敘利亞反抗軍過去受到歐巴馬間接支持的鼓舞,現在川普無情地拋棄他們;而阿薩德政權仰賴俄羅斯的扶助從瀕臨滅亡的情況下復甦,如今卻可能面臨受俄羅斯壓力需拒絕伊朗援助的局面。

幸與不幸,差別不在於正義或是價值,而是自立自強。自身沒有實力,完全被動仰賴外援的勢力,在局勢變動時總會面臨外援不一定持續的風險,甚至面臨自身利益在強權彼此談判時被秤斤論兩拍賣的危機;唯有自己掌握實力,擁有強大談判籌碼,並以強大的情報力,佐以智慧的戰略,將籌碼槓桿放大,才能主動招來外援與盟友,主導自身的命運,甚至決定別人的命運。

這些,光是談論插座,永遠不會了解。

熱門點閱》►從網路小說爲何無法拯救出版業,談網路聲量與民調的落差

►看更多【藍弋豐】專欄

►按贊加入粉絲團,讓你成爲話題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