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彈巴哈郭德堡 動中有靜

醞釀28年,鋼琴郎朗期許自己演奏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能達到內心平靜的境界。(環球唱片提供)

今年3月,鋼琴家郎朗在德國萊比錫聖托馬斯教堂演奏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巴哈安葬於此教堂,郎朗表示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靜謐感。(環球唱片提供)

鋼琴家郎朗現人上海家中,近期將開線直播,和樂迷分享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圖爲他接受本報連線專訪畫面。(陳信翰攝)

鋼琴家郎朗自10歲聽到顧爾德演奏郭德堡變奏曲開始,就期許自己能好好學習這部作品,有天能公開演奏。(環球唱片提供)

近年因左手受傷而較少舉辦音樂會的鋼琴家郎朗,今年3月一連在德國威斯巴登、萊比錫演奏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近期也和樂迷分享郭德堡完整錄音,他表示,打從10歲開始練這部作品,經過漫長歲月,如今可說是對郭德堡有更深一層的瞭解,「這不只是鍵盤曲,裡面還有管風琴長號古鋼琴聲音,這樣的豐沛感,帶我找到內心的平靜。」

郎朗說,這部作品篇幅很長,很考驗演奏者心理狀態,「不能太平淡,也不能做太多表情,最重要的是,彈到最後要完全靜下來,這是一種境界。我期許自己在音樂的世界裡,能找到這樣的寧靜狀態。」

不管是演奏還是教學,郎朗一向給樂迷活潑的動感形象,演奏曲目也大多選擇具有熱烈情感的浪漫樂派作品,這次演奏需要靜心彈奏的郭德堡,現年38歲的郎朗表示,這是醞釀多時的夢想,他打從10歲開始,第一次聽到顧爾德演奏,就完全被電到,「我從小彈了很多巴哈作品,創意曲英國組曲、法國組曲,一聽到顧爾德彈的郭德堡,發現原來巴哈音樂可以這麼有情感和層次變化,當時決定,總有一天也要能這麼彈。」

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不只影響後代作曲家創作電影《沉默的羔羊》、《英倫情人》、《當地球停止轉動》都曾以此爲配樂,古今錄製這部作品的鋼琴名家包括顧爾德、席夫肯普夫

然而,由於巴洛克音樂爲古樂距離現代人遙遠,郎朗表示,有許多演奏語法他並不真正清楚,因此特別邀請當今專門研究大鍵琴與古鋼琴的名家史戴爾爲他解惑,「他帶我跳脫鋼琴演奏的思考,帶給我紮實的知識,教我各種裝飾音彈法,還有吉格舞曲、薩拉邦德舞曲的差別,過去我只用鋼琴邏輯演奏,沒有使用巴洛克時期技法彈奏。」

郎朗說,疫情讓世界改變,音樂家幾乎沒有音樂會,只能透過錄音或直播和觀衆連結,「這實在是艱困的一年,現在我十分想念現場音樂會,年初我在巴哈工作過的聖托馬斯教堂演奏,那裡的音響,有一種老唱片的聲音,加上巴哈就葬在旁邊,我內心升起一股神秘感,讓我覺得和他有連結,這樣的神秘感,說明我們爲何需要音樂,爲何需要現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