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等待PCR檢測結果時間 學校給公假、支付代課鐘點費

中小學許多新進及代課教師,到現在仍未打疫苗。(本報資料照片)

中小學9月1日開學,但教職員工需要打過疫苗或經過病原快篩、PCR檢測陰性才能進校園,影響到他們的工作權。教育部近日發文給各縣市政府及學校表示,教職員工前往醫療機構進行PCR檢測及等候採檢時間,學校可給予公假,並核支其所產生的代課鐘點費。

依教育部規定,中小學開學後,學校工作人員進入校園應完成疫苗第一劑接種且滿14日,或首次服務前應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之後每7日進行1次抗快篩或PCR檢測爲原則。

爲協助學校落實防疫規定,教育部已覈定補助3億444萬5500元,以利各地方政府連同原有預算擴大其購買防疫物資經費,其中也可支用於學校工作人員的快篩試劑費用,學校員工不用自行負擔。

教育部同時提供「民衆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指引」,並提醒家用快篩試劑檢驗相較於經認可實驗室所進行的核酸檢驗方法,敏感性、特異性較低,且受限於產品性能其結果較易有僞陰性、僞陽性問題,所以仍不可取代經認可實驗室所進行的核酸檢驗作爲診斷COVID-19感染之依據。

根據這項指引,若出現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相關症狀,不宜使用家用快篩試劑自行在家快篩,應佩戴醫用口罩,儘速前往醫療院所就醫,且前往就醫時勿搭乘大衆運輸工具。

不過國內疫苗不足,許多新進或代理教師尚未打疫苗,教育部的規定顯然已影響到他們工作權。尤其老師若去醫療機構做PCR檢測,等結果過程無法到校上課,可能要請代課教師,依過去規定,當事老師要自行負擔請其他老師的代課的費用,引發抱怨。

對此,教育部近日發文給地方政府及學校,學校工作人員進行快篩結果或PCR陰性證明,學校應逐次留存紀錄。如有快篩呈現陽性者,應先通報學校,並依指揮中心規定辦理,後續前往醫療機構進行PCR檢測及等候採檢期間之相關事宜,同意學校覈予公假,其教師所遺課務以調課方式處理或由教務處安排適當人員代課,並核支代課鐘點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