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起採檢結果「24小時內」上傳 未達標不給3千元檢驗給付!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圖/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臺灣本土確診數不斷增加!爆量檢體送驗、資料傳送費時,也造成通報塞車問題中華民國醫事檢驗師公全國聯合會呼籲中央應依EOC的概念由指揮中心掌握各指定檢驗機構量能狀況,做適當的檢體分流。對此,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6/1起會要求24小時內完成檢體結果上傳,未達標就不給3000元檢驗給付。

針對檢體分流,檢驗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德龍建議,爲確保通報平臺持續順利上傳,政府應不定期詢問指定檢驗機構並設立單一反應窗口以利隨時因應,可將全國145家檢驗機構,依EOC的概念由指揮中心掌握各指定檢驗機構量能狀況,即時因應疫情變化予以適當的檢體分流,建立「區域醫療網指定檢驗機構支援系統」,達到檢驗量能互相支援。

對此,石崇良迴應,目前全國一天檢驗量可以5~6萬,如果加班量會更大,現在一天檢驗量能不過2、3萬,所以篩檢量能是足夠的,針對有些地方塞車,現在政策是快篩陽行立即做PCR就好,快篩陰性可以送到其他地方去做,做不來的就會去找合作單位

石崇良表示,結果上傳的問題已經解決了,現在只是要求目標管理,6/1開始會規定24小時內要把結果上傳,不管是衛生局盤點或是醫院都可以,現在雙北檢驗量能都非常充足,只是分配的問題,如果做不到24小時完成上傳,衛生局就要去調整

石崇良強調,5/20就開始執行快篩陽性先做PCR,24小時上傳是6/1開始,會有緩衝期限一週,在緩衝一個禮拜內超過24小時,一樣會給付一個檢驗3000元,給付是公務預算支應,一週後若無法達標,就不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