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三大利空罩頂 外資看衰晶電

摩根士丹利證券臺灣研究部主管施曉娟指出,LED產業面臨供過於求更趨嚴重、庫存堆積來到歷史新高,加上mini LED與micro LED面臨生產瓶頸,三大利空罩頂,降評大中華區產業龍頭三安光電至「劣於大盤」,臺系龍頭晶電(2448)亦難倖免,推測合理股價僅20元。

摩根士丹利證券3月中下旬才把晶電投資評等由「中立」降爲「劣於大盤」,短短一季不到時間,LED晶片基本面更爲惡化,晶電營年增率自2018年2月以來,全爲負數,年迄今累計營收年減約24%。

首先,基於新產能持續開出、生產效率提升,偏偏LED照明、電視、PC需求疲軟,施曉娟評估,LED晶片今年供過於求幅度衝上18%。

其次,LED上游製造上庫存水位創歷史新高(尤以大陸龍頭廠三安光電爲甚),考量貿易戰使得電視面板車用需求下半年依然積弱,廠商爲了打消庫存,可能掀起削價搶市。

市場原本期待mini LED、micro LED扮演產業救世主,然根據大摩所做調查,mini LED產品面臨成本墊高與耗能兩大瓶頸,相較OLED面板並無競爭力,未來三年內,難以大量使用於一般產品。

摩根士丹利表示,LED產業若想依靠兩大新應用,在2020年扭轉供過於求窘況,mini LED背光平板與NB中的滲透率必須超過5%,機會不高。

外資估算,晶電受產業前景險峻影響,今年每股淨損將達1.54元。晶電目前股價位在2019年的0.5倍股價淨值比,大摩研判股價將下探過去五年最低的0.4倍股價淨值比,才較符合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