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紅色之旅
荔波不僅是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的故鄉,又是革命老區,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荔波紅色旅遊景區的總體形象定位爲“一大代表,恩銘故里,百色勁旅,紅軍入黔,抗日烽火,黎明關隘”。紅色旅遊資源主要分佈在縣城及東南部,涉及到永康鄉、翁昂鄉、水浦村、板寨村、坤地村等。最具代表的紅色資源1 3處,包括3個主類、5個亞類、8個基本類。形成“一核兩環”的空間佈局;一核即鄧恩銘故居;兩環:連接荔波樟江國家風景名勝區、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荔波紅色旅遊景點以及“黎從榕”紅色旅遊區一大一小兩條環狀旅遊幹線。荔波紅色旅遊資源形成了四大主題:“恩銘故里,杆欄文化”、“走進恩銘故居,瞻仰一大代表”、“千里躍進黔桂邊、百色紅軍在荔波",“貴州高原抗日寇,勇士喋血黎明關”。
秀麗迷人的自然山水風光,古樸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相融相輔,相得益彰,形成了荔波豐富而又獨特的旅遊資源,爲荔波旅遊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鄧恩銘故居
鄧恩銘,1901年1閱日出生與貴州省荔波縣水浦村,水族,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數民族代表,山東黨組織創始人之一,在莫斯科參加國際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列寧親切接見了他,曾參加黨的“二大”、“五大”,青島黨組織的創始人,1925年8月,任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1931年4月5日被敵人殺害於濟南。鄧恩銘故居位於荔波縣城向陽路21號古榕樹旁,已被列爲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紀念館位於洞塘鄉板寨村,1929年12月“百色起義”後,同年4月中旬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一、二縱隊分別在張雲逸、李明瑞的率領下,在板寨勝利會師。紅七軍在板寨會師後,軍部設在板寨下寨(現爲中寨)的姚順廷家,紅軍在此召開了前委會議,即著名的板寨會議,會議決定了下步的行動方案,分兵兩路東進攻打榕江(古州)。 爲弘揚紅軍精神,加快革命老區建設和發展步伐,荔波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對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進行修葺,建立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紀念館。在各有關部門和衆多紅七軍老戰士及親屬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在當地羣衆的積極配合下,目前已徵集或複製紅七軍官兵工作及生活用具等共106件,遺物遺作43件,製作各種圖片76張。紀念館設會議廳,副官處,圖片展廳,陳豪仁辦公處,張雲逸、李明瑞辦公處,文物展廳,紅軍戰士住宿處,伙房等。 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紀念館已於2004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黎明關
1930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轉戰黔桂邊,4月上旬分別從佳榮坤地和洞塘黎明關進入荔波縣境,於洞塘板寨勝利會師。紅軍在荔波期間,輾轉於洞塘、茂蘭、佳榮、水維、翁昂的50多個村寨,將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革命影響以及武裝鬥爭的火種傳播荔波,譜寫了光輝的詩篇。
荔波縣黎明關的貴州省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地方,1944年11月,日軍分三路攻入貴州省境內,其中兩路發生在荔波縣境內,留下了當地軍民英勇阻擊日軍的戰鬥遺址十幾處,日軍被打死打傷近600人。荔波抗日阻擊站是貴州抗戰史的一個縮影,由於荔波境內發生頑強的阻擊站,滯緩了日軍的進攻速度,打破了日軍三路會師都勻,進而攻佔貴陽、威懾陪都重慶的戰略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