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馬凱:食安烈焰 釜底抽薪

文/馬凱

塑化劑掀起食安鍋蓋,不應添加的化學物質、秘而不宣的混雜手法危害人體的種種殘留物質,接二連三被揭發,不僅市佔率最高的業者原形畢露,連多年來自詡品質最高被視爲重病患者養生聖品因而售價高不可攀的頂級生產者,也被拆穿了冠冕堂皇的假面具

最令人不寒而慄的,是被抓包的業者竟大喊:市面上有哪一家不是假貨

刺耳呼號,宛如戳破國王新衣美麗謊言;的確,菜市場雜貨店、大賣場中無數我們日日吃下肚的各種食品,種種不堪傳聞早已四下流傳;但我們選擇掩耳盜鈴,寧可不知、不問、不究,繼續自在地生活

直到紙終於包不住火,熊熊烈焰四處蔓延,人人如驚弓之鳥,不知何以自保,而相關產業也飽受打擊,不知將如何存活,一場食安風暴全面爆發,不知將伊于胡底

食品安全的主管機關,在事件相繼爆發之後,才如大夢初醒,趕緊設法彌補漏洞、安定人心。但大統長基100%橄欖油被查出是以棉籽油摻入銅葉綠素調色,而負責人高振利挾其數十年混油經驗,竟能將GMP檢驗室視爲自家實驗室,每次檢驗完立刻修改混油公式,因而一次比一次更符合GMP要求。

於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精良的檢驗儀器技術,都變成一個大笑話。主管機關除了矢言購買更昂貴的設備之外,已然黔驢技窮。

難道就真束手無策嗎?從接連爆發的黑心食品可以發現,不管業者經驗如何豐富、技術如何純熟,有兩個破綻仍然無法遮掩:其一是慈悲心,其二是品管與進出貨紀錄

前者言,大統長基雖然向來樂善好施,黑心訛來銀錢部分捐助弱勢團體,但對員工則毫不慈悲,成爲最後被繩之以法的關鍵之一。其二是,不論大統長基還是富味鄉,在原料的進出與品質管控的紀錄中都出現漏洞,成爲百口莫辯的罪證

因此,如果從其慈悲、幸福、誠實這三方面仔細查覈,再輔以其對綠色的重視及對員工與企業健康成長的關注,再狡詐的騙徒恐怕都難以遁形,這當是目前努力的方向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692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掌握理財力 投資更順利!更多理財課程詳見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