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人民權利 土壤液化潛勢區公佈勢在必行
Q:臺南206大地震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臺北市若發生6級以上的地震,房子會倒4千棟,引起一陣恐慌,而行政院與臺北市政府也都說要公佈土壤液化潛勢區,真讓一般民衆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這次高雄美濃髮生規模6.4強震,導致臺南永康、歸仁地區多棟大樓倒塌或嚴重傾斜;一般民衆不解的是,這些屋齡超過20年的大樓能撐過規模7.3的921大地震,爲何撐不過這次規模6.4強震? A:有關行政院或臺北市要公佈的「土壤液化潛勢區」作法,我個人是持贊同態度,千萬不要因爲怕房價下跌而有鴕鳥心態,不過公佈之前,還是要先擬妥配套措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目前針對「土壤液化潛勢區」的公佈,持反對看法的立論是怕一公佈後,位於潛勢區房子的房價會受衝擊而下跌,因此,不太希望公佈;但此股言論恐怕無法阻止政府公佈「土壤液化潛勢區」的決心,更無法說服尚未購屋者知的權利。
所謂「防患於未然」,即是在事故發生前,若能儘早得知問題,就能早點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有關於「土壤液化潛勢區」的公佈,也是同樣道理。更何況,行政院長張善政曾舉國道一號中山高興建時,在濱江街段一帶,早年是土壤液化容易發生的地區,當時也有諸多擔憂,但後來經由降低地下水位,並進行土質改良的工程技術,終於解決了安全上的疑慮。
既然土壤液化的問題,是可以經由工程技術來克服,那麼,雖然住家是位於公佈後的「土壤液化潛勢區」,至少,民衆可以要求政府正視此一問題,爲了民衆的生命財產安全,提出相關的因應對策。
再加上,地震過後,當氣象專家或地質專家提出「土壤液化」字眼,而政府也宣佈要在未來幾個月公佈「土壤液化潛勢區」後,現在有關臺北市有哪些「土壤液化潛勢區」的資訊滿天飛,愛用LINE互動的羣組,更有各種潛勢區的區域圖之類訊息,但正不正確很難講,而與其可能「以訛傳訛」,不如由政府直接公佈正確的資訊。
此外,針對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臺北市若發生6級以上的地震,房子恐怕會倒4千棟的說法,雖然不知他所說的單位是「棟、宅、戶或幢」,若是高樓的「棟」的話,那乘以每棟的「戶數」,再乘以一戶人家若以2~4人計,受到衝擊的人數勢必會更爲嚇人。
姑且不論是哪一種單位,但至少歷經臺南維冠金龍社區的不幸事件,位在大臺北地區的民衆,都能正視自家大樓是否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區或安全區的課題。
不過,臺南維冠金龍社區倒塌事件的禍因,除了地震因素之外,依據臺南地檢署的調查,主要原因應是大樓的結構計算書與配筋詳圖明顯不符,有偷工減料之嫌,另外,住戶擅改隔間或打掉牆壁,也可能是影響結構支撐力的另一問題。
臺南維冠金龍社區倒塌事件,有死者家屬提到,罹難者才搬進該社區二、三年,竟碰到這樣倒楣的事;而生還者則擔心房子倒了,沒地方住,卻還要煩惱未繳完的房貸該如何償還的問題,讓人聞之鼻酸。
的確,很多人爲了安身立命,只要能力所及,都會想盡辦法要擁有一個可遮風蔽雨的家,但好不容易有了一個窩,若碰到這種無良的建商,真是欲訴無門。因此,日後若想要買房的人,除了注重美觀、地段、生活機能、交通等因素之外,還應格外注意以下各相關事項:
一、查詢地質:可上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整合查詢」系統,查詢住家附近地質資料,另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包含土石流警戒區、土石流分佈、即時雨量、衛星雲圖及土石流相關資訊,亦可查詢住家是否位於土石流警戒區內。
二、慎選建商品牌:1970年代,民衆買房寧願多花一點錢,都要挑國泰建設、太平洋建設及大陸工程等三家金字招牌所蓋的房子,因爲這幾家公司的施工品質普獲好評,現今則有更多品牌形象良好的建商,例如遠雄、華固、長虹、昇陽、冠德、太子、亞昕、達永、皇鼎、皇苑、富立…等建商的房子,也累積了相當良好的口碑。三、巡頭看尾:買中古屋除了要看外觀是否有龜裂、磁磚脫落、建物是否傾斜,內部則要看牆壁有沒有出現「X」的裂紋,或是牆壁顏色不均勻,某一區塊新補上痕跡等,這些都要問清楚是什麼狀況,也許是地震裂痕,或是海砂屋補新裝等問題,另地板隆起也是一大問題,不久前就曾發生有人花3千多萬元買到傾斜屋的購屋糾紛。
四、注意結構安全:若是挑選住商混合大樓,就要清楚瞭解其商業使用空間,是否打掉隔間牆,破壞剪力牆,或是敲掉樑、柱等結構問題,該商業使用空間若是商場或餐廳等使用,可藉由消費而入內觀察是否有大面積卻沒大柱子等現象,從中瞭解大樓結構安全有沒有可能遭破壞等問題。
五、善用「不動產說明書」:政府去年發佈新版的不動產說明書規範事項,房仲業要調查提供的內容比以前更加詳細,購屋時一定要仔細看清楚。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809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