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辭世》苦苓/李登輝的二三事

▲前總統李登輝本(30)日晚間7時24分傳出過世消息。(圖/翻攝自李登輝臉書

苦苓本名王裕仁,知名作家,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獎、聯合報小說獎。

李登輝是中華民國第一任臺灣人總統,也是第一任民選總統,他的歷史定位無庸置疑,但這其中也經過無數驚濤駭浪。

當初蔣經國親自拔擢他爲副總統時,跌破了許多人眼鏡,爲什麼不是林洋港、不是邱創煥?從李登輝去見蔣經國時,「板凳只坐3分之1」的戰戰兢兢、必恭必敬就知道答案了。

國民黨大老的如意算盤裡,只不過想把李登輝當個傀儡,所以在蔣經國過世、李登輝繼任總統之後,宋美齡就公開反對李登輝接任國民黨黨主席,要不是當時宋楚瑜的「臨門一腳」,李登輝根本沒有機會展開這一場奪權大戰。當時黨是李煥政是俞國華,軍是郝柏村。俞國華擔任行政院長,卻在國民黨中央委員投票中,得票非常難看,照理說早該自己下臺了,偏偏李登輝出面力保他行政院長的位子,俞國華感激在心,從此對李登輝言聽計從。

接下來要對付的是主掌黨務的李煥,李登輝任命他當行政院長——這個「魔戒」很難抵擋,李煥既然從「政」,就不得不交出「黨」權。

最後剩下的就是郝柏村,李登輝用的還是同一招:任命他做行政院長。據說當時將被趕下院長位子的李煥氣急敗壞地去找郝柏村,質問他「不是說好兩個人同進退嗎?」郝柏村不慌不忙地回答「是啊,同進退,我進、你退!」從「政」的郝柏村當然要交出「軍」權,於是李登輝兵不血刃、再下一城。

但郝柏村也不是省油的燈,雖然不是參謀總長了,卻甘冒大不韙的數度召集軍事首長會議,距離「預備政變」,也只有一步之遙。

後來被立委葉菊蘭揭發,輿論大譁,郝柏村才知所收斂。有記者問葉菊蘭怎麼會知道這樣的極機密,她回答說「喔,是鄭南託夢給我的」,這也成爲臺灣近代史上的一段公案

後來民間的「反軍人干政」越演越烈,李登輝也藉此機會拔除郝柏村,兩個人從原先號稱的「肝膽相照」變成「肝膽俱裂」,但李登輝終究「黨政軍一把抓」,站穩了領導臺灣的位子。

在這一段時間,李登輝「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解散國民大會、促成總統直選⋯「關關難過關關過」,緩慢而堅定的,一步一步把臺灣推向自由民主之路,說他是臺灣的「民主之父」一點也不爲過。

但爲了贏得各級選舉,又不想借助「黨國餘孽」的力量,李登輝也和臺灣各地方派系緊密結合、充分合作,造成了日後對他最大的詬病,也就是所謂的「黑金政治」。這個是非功過,在人民的心中自有一把尺加以衡量。

然而更加石破天驚的,是所謂「兩國論」的提出!李登輝定調了兩岸關係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奠定了臺灣的主權與主體地位,讓「我是臺灣人」的自我意識普遍覺醒,臺灣也開始擺脫被強迫跟中國「綁在一起」的命運。

這對始終還沉浸在黨國威權、祖國之夢的國民黨外省族羣而言,不啻是青天霹靂。先父是一位外省老國民黨員,那時我們家每次吃飯,都要等他先罵一句「李登輝這個王X蛋!」之後才能開動,可見彼等懷恨之深。

但是對於大多數的臺灣人而言,幾乎是一面倒的堅信、敬佩而且忠誠地追隨李登輝的「臺灣路線」,大時代的洪流,終究不是任何保守反動的力量所能抵擋的。

今天台灣的民主已經上了軌道,雖然吵吵嚷嚷,但是三度政黨輪替,都是在一片平和下被人民完全接受,比起世界上許多國家仍然有大選舞弊變相專制軍事政變,臺灣自始至終能夠和平轉移政權,真的是難能可貴,也因而成爲國際上的「民主模範生」。

在這一段篳路藍縷的期間,歷來先賢先烈的奮鬥與犧牲,固然讓人肅然起敬;但李登輝這位「民主先生」此生所完成的巨大貢獻,必將是臺灣歷史上一個最重要的里程碑

熱門推薦》

吳昆玉/臺灣須理解的權力平衡:冷戰不是熱戰 能戰纔有和平

►陳一新/拆解東亞危機 美國採多領域攻勢策略

趙春山/防範中美擦槍走火 臺灣尤應戒慎恐懼►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防疫新生活!國內旅遊票券特價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