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全省第一!南山未來要這樣做→

(原標題:厲害了,全省第一!南山未來要這樣做→)

南山的小夥伴注意啦

小編要給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

近期

廣東省政府履行教育職責

評價結果揭曉了

南山區再獲全省第一

成唯一“三連冠

其實之前南山

也有在經濟領域

拿到全省第一哦

7月1日

南山區人民政府發佈了

《深圳市南山區國民經濟

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

其中指出

南山區經濟實力位居全省第一

廢話不多說

直接上成績單

1.經濟實力全省第一,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城區綜合競爭力百強區之首,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02.22億元。

2.全區上市企業總數超過180家,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9家。京東、字節跳動、小米集團、埃森哲創新中心等一批高質量總部項目落戶

3.2020年,R&D 佔 GDP 比重5.3%,PCT 國際專利申請量約佔全國1/8,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416.5件, 是全國的26倍。

4.中心功能日益彰顯。“四大中心”功能基本形成,金融、 商務、物流、對外貿易等功能集聚輻射效應明顯。區域交通樞紐功能確立,西麗高鐵站升格爲全市三大主樞紐之一。

圖源:攝圖網_501340968

5.全力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營商環境位居全國百強區(縣)榜首。

6.民生福祉顯著提升。教育供給量質齊升,“十三五”期間完成新建、改擴建學校30所,增加學位36000座。醫療衛生展露新顏,南山區屬公立醫院全部進入三級醫院行列,人均預期壽命達87.1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勝利。

7.日前,廣東省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結果揭曉,南山區再獲全省第一,成唯一“三連冠”。

8.文化強區戰略全面實施,加快建設深圳灣文化走廊,深圳歌劇院、深圳創意設計館落戶南山。文化產業實現大發展,增加值超千億元,佔全市比重超過50%。

圖源:攝圖網_501614547

9.城區公共安全水平持續提升,連續6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各類安全事故起數、傷亡人數下降幅度超30%,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10.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精準幫扶的連平縣27個省定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1792戶的562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助力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田陽區、德保縣脫貧摘帽。

11.污染防治成效鞏固,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5.9%,PM2.5平均濃度下降至20.1微克/立方米,獲得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12.城區交通暢達性逐步增強,地鐵7號線、9號線(含 — 5 — 西延)、11號線及5號線南延開通運營,12、13號線建設有序推進,軌道里程增長1倍,達到87.9公里。

圖源:攝圖網_501169057

回顧完成就

再來展望一下未來

根據規劃

接下來的5年裡

南山會有哪些新動作呢?

小編來給大家大概講講

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

到2025年,本地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金融業增加值達1200億元,進出口總額達45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3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1640億元,人均GDP達到53萬元,稅收達207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370億元。

圖源:攝圖網_501691231

1.“十四五”期間,新增幼兒園21所,新增學位10500座,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33所,新增學位49215座,新建高中學校2所,新增學位3900座;

2.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5%;

3.公共住房建設籌集量2.27萬套;

圖源:攝圖網_500359404

4. 每千人口執業醫師3.41人,新增區屬公辦病牀數2500張,每千常住人口醫院病牀數4.26張,新增公辦養老牀位數超過1000張;

5.長者服務中心實現街道全覆蓋,人均預期壽命達87.1歲;

6.婦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權益保障顯著增強。

把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鏈安全擺在戰略優先位置,高等級實驗室體系核心引擎作用充分發揮,源頭創新和引領式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成爲全球重要的新興產業策源地。“十四五”期間,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速爲9%,到2025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4800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8800件。

圖源:攝圖網_501632518

1.中心城區功能形態全面提升,前海國際化城市新中心初具規模,打造“一軸一帶三組團” 的高質量城區發展新格局,新時代“3+3”戰略示範工程實現重大突破。

2.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向綠色、低碳轉變,打造安全高效的生產空間、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碧水藍天的生態空間, 在美麗灣區建設中走在前列。

3.城市安全顯著提升,億元GDP 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降到0.0035,食用農產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到98%,藥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到98.5%。

一、對外交通

1.建設西麗高鐵樞紐、深茂高鐵、贛深高鐵、深汕高鐵,穗莞深城際深惠城際,推進深珠城際、深莞城際前期工作,爭取深南高鐵引入西麗樞紐,改造平南鐵路,推進港口泊位大型化改造及航道疏浚拓寬,建設郵輪母港跨境直升機起降點。

圖源:攝圖網_501632513

2.完成桂廟快速化(一期)、沙河西快速化、南坪快速路二期a段、濱海下沉(超總段)改造、媽灣跨海通道工程等的建設。

3.推進月亮灣大道快速化、望海路快速化、寶鵬通道、廣深高速(南山段)改造、南光高速市政化、北環大道(南山段) 改造、僑城東路北延、沿江高速前海段與南坪快速銜接工程等項目建設。

4.協同寶安、福田、龍華、前海,共同推進朗山路西延、紅荔路西延、學府路西延、沙河東北延、湖濱路改造等前期工作。

二、內部交通

1.完成軌道四期工程12號線、13號線及四期調整工程、7號線東延、13號線南延線路的建設,加快15、20、21、 24、27、29、5號線南延等前期研究工作。

圖源:攝圖網_501328408

2.推動創新大道、龍珠大道等幹道規劃建設及改造。

3.強化太子灣郵輪母港城市交通接駁支撐體系,升級深圳灣口岸內外交通系統。

4.完善自行車專用道網絡,建設立體多樣慢行系統

三、交通治理

推動智慧公交站建設,建設南山智能停車誘導系統, 實施主要幹道、關鍵轉換節點的交通綜合整治類工程,探索應用 HOV 和 HOT車道、停車收費差異化調整、低排區設置等調控政策。

圖源:攝圖網_501691231

1.城區文化發展水平和質量顯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2.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形成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3.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健全,全域旅遊示範成效顯著,建成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區。

4.人均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到0.31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文化創意產業、文旅產業等實現跨越發展。5.每萬人註冊志願者數達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