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氣味來識毒 教育部攜手花縣府揭開毒品真相

教育部攜手花蓮縣府,即起至5月14日在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舉辦「識毒—揭開毒品上癮的真相」特展現場除展出多種毒品和施打器具等物。(羅亦晽攝)

「識毒—揭開毒品上癮的真相」特展今年首度移師花蓮,花蓮縣長徐榛蔚(中)、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專委鄭文瑤(右二)、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王卓鈞(左二)、花蓮縣府教育處代理處長饒忠(右一)及花蓮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周芳怡(左一)等人今共同參與揭幕儀式。(羅亦晽攝)

此次特展特別放上3個試聞玻璃瓶,讓民衆試聞K他命、安非他命大麻味道,徐榛蔚親自試聞大麻氣味時,緊閉雙眼,直說「是燒麥草的味道」。(花蓮縣府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識毒—揭開毒品上癮的真相」特展搭配互動裝置,呈現人類腦部的上癮機制與吸毒前後造成大腦危害性。(羅亦晽攝)

毒品和藥物濫用問題日益嚴重,有鑑於此,教育部攜手花蓮縣府,即起至5月14日在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舉辦「識毒—揭開毒品上癮的真相」特展。現場除展出多種毒品和施打器具,還特別提供由無毒香精模擬調配的毒品氣味,縣長徐榛蔚試聞過程不斷緊閉雙眼直說「味道好怪」,不過她仍希望反毒意識種子能借此在民衆心中發芽茁壯。

教育部2017年起即與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合作,巡迴全臺辦理「識毒—揭開毒品上癮的真相」特展,今年首度將展覽移師花蓮,花蓮縣長徐榛蔚、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專委鄭文瑤、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王卓鈞等人今共同參與揭幕儀式。

王卓鈞指出,毒品濫用問題逐漸進入校園考量列管新興毒品的猖獗與氾濫,爲避免學子墬入毒品深淵,纔會打造反毒教育特展,透過科技互動、毒品氣味模擬及實境錄像等方式,藉此喚起民衆對毒品議題的重視。

徐榛蔚表示,隨新興毒品樣態日趨複雜,需要結合社會資源及各界力量,加強反毒宣導及查察工作,而教育部花蓮聯絡處與縣府教育處廣邀轄內高中職及國中小學,協助安排交通接駁,讓偏鄉學子都有機會認識毒品的危害。

此次特展共有「只要吸一口」、「毒品成癮」、「失落的靈魂」、「癮頭來了」及「毒爲何物」等5個展區,並特別放上3個試聞玻璃瓶,讓民衆試聞K他命、安非他命及大麻的味道,徐榛蔚也親自試聞大麻氣味,疑因首次接觸毒品味道,有些膽怯,緊閉雙眼地吸了一口,並且直說「是燒麥草的味道」,不過她最後還是認爲這些氣味實在不太好聞。

展場志工指出,模擬氣味的目的,主要是教導民衆如何用味道判斷毒品,不過氣味均由香精師使用無害材料調配而成,聞了不會上癮,民衆毋須擔心。此外,現場除展出警政單位歷來破獲的毒品外,亦展示近年新興毒品的包裝,如巧克力王子麪、果凍枇杷膏等物,並搭配互動裝置,呈現人類腦部的上癮機制與吸毒前後造成大腦的危害性。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