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央行理監事會議接續登場 是否降息成市場關注焦點

▲ 金融市場疫情造成動盪,各國紛紛祭出寬鬆政策經濟。(示意圖路透社

記者李瑞瑾臺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在本月3日無預警降息2碼,市場更預期聯準會在17、18二日的例行會議當中,會再次做出降息決策臺灣央行理監事會議也將在本週四(19日)登場,是否延續貼放利率「連14凍」也是市場關注焦點

統一證券首席策略專家呂忠達指出,傳統聯準會貨幣決策有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兩大考量,以現階段來看,美國就業市場跟消費信心都有一定底蘊。聯準會政策利率驟降2碼,主要不是反應目前經濟數據,而是預防性降息,就如聯準會主席鮑爾所說,「我們看到新冠肺炎風險挑戰」。

對於美國聯準會本週的例會當中,究竟是否再次宣佈降息,呂忠達表示,市場以金融市場指標利率、期貨去預期,本次開會降3碼機率超過6成。他指出,美國在先前4年升息循環中總共升息9碼,去年6、7、9月各降息1碼,本月3日又降2碼,若加上17、18日可能再降3碼,就已經8碼,如果照這樣邏輯走,聯準會差不多已經把政策手段用光,所以也可能越往後面走,就會走向零利率時代

呂忠達直言,「在資本市場30年,這兩週的情形是在從業期間都沒有看過的」,包含以美股爲首多次觸及熔斷機制,美債殖利率頻創新低,油價因爲產油國協議破裂、一天跌3成,這都很罕見。他指出,以「行爲金融學」來看,美國經濟數據不差,信心問題卻造成金融市場跌宕起伏,預期上有恐慌就會反映在資金撤離。「信心比黃金重要」,如果市場信心相對脆弱,疫情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變成城門失火大家奪門而出的局面

不過呂忠達對後市展望並不悲觀,他指出,世界各國以聯準會爲首,對市場注入這麼大流動性,未來疫情如果受控,這些流動性會給資本市場帶來更大翻揚機會。他建議,恐慌中可以暫且觀望,但也要去注意到後面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以及整個金融市場的變化

呂忠達認爲,「不用持太悲觀角度,對於疫情持續保持追蹤,『疫情決定行情』,多花點時間追蹤資本市場,等到疫情相對穩定時,資本市場回到比較好的局面,是可以預期的。」

另一方面,市場也關注臺灣央行在19日的理監事會議中是否降息。臺灣貼放利率自2016年第二季以來已連14凍,而依據央行在立法院業務會報書面資料中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擴散,威脅全球經貿活動國際機構紛紛下修經濟成長預期,加上各國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以及疫情造成了經濟前景不明。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表示,經濟的確有「下行風險」,但仍未鬆口是否做出降息決策,而市場對於臺灣是否降息也持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