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仍處迷霧 旺報社長戎撫天提「大交流」解方

兩岸關係仍處迷霧,《旺報》社長戎撫天(左四)提「大交流」解方。(藍孝威攝)

《旺報》社長兼總主筆戎撫天指出,選舉結果已經確立臺灣本土政權,統獨爭議雖已逐漸淡化,但兩岸關係本質不變。化解兩岸對立要從臺灣社會深層去探討,思考如何調整臺灣人害怕中國大陸、畏懼統一的心理。《旺報》做爲中國人及中國文化在臺灣的代表,可扮演更鮮明的角色;此外,兩岸關係從長期來看仍不確定,唯一解方是大交流,這也是《旺報》未來要推動的工作。

《中國時報》、《旺報》主辦的「2024選後臺灣新局兩岸關係座談會」14日上午在臺北舉行,邀集臺灣、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學者,共同探討未來4年在賴清德政府主政下,臺灣的政治、經濟、兩岸關係等各領域將如何發展。

戎撫天表示,臺灣民主化經歷30年,本土政權已經確立了,從這次選舉過程中可以看出來,包括國民黨的論述都已經向本土政權的方向調整。民進黨本來就是本土政權,不過現在距離臺獨越來越遠,其臺獨黨綱現在實質上已經無效。

戎撫天觀察,兩岸關係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兩岸對抗和兩岸對立的現狀,尤其臺灣內部的對立,還有兩岸之間因爲本土政權的臺獨傾向而造成的危機會越來越嚴重。

爲了促進兩岸融合,戎撫天認爲,未來大陸單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力道會更加大,給臺灣更大的壓力,例如大陸在福建成立兩岸融合示範區,如果實施成效良好,吸引臺灣中小企業赴閩投資會是一個出路。

爲了讓兩岸關係能在穩定的架構下運行,戎撫天表示,未來《旺報》有非常多需要做的事,例如在臺灣成爲鮮明的一箇中國代表,不僅代表中國人在臺灣的力量,也代表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基礎,憑藉這股力量讓兩岸關係有正向的發展。

此外,戎撫天認爲,兩岸關係在選舉之後暫時穩定下來,但從長期來看,兩岸有可能滑向危險,「唯一的解方就是兩岸的大交流,《旺報》主張並將推動兩岸的大交流能夠儘快恢復,讓兩岸進入大交流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