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如何以和平解決爭端? 馬英九:遵守「九二共識」交通規則

馬英九認爲兩岸是「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總統馬英九今(11日)到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演講,談《臺灣關係法》40週年回顧與展望。其中,馬英九提到,《臺灣關係法》訂定後,中華民國即使與美國斷交,但也不是孤兒,是很罕見的關係,而臺灣跟大陸的關係,在國際關係上也很罕見,兩岸就是「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

馬英九表示,兩岸如何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必須遵守交通規則,也就是「九二共識」。他說明,在他任內時,臺灣、美國和大陸任何一方都不要選邊站,與兩岸的關係也是「低調、沒有任何突擊」,「但是現在這個情況就不敢說了」,他認爲,現今臺灣的民主變質了,政府反對黨的打壓是前所未有。

前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在1979年4月10日簽署《臺灣關係法》,推動美臺實質關係,而昨天也是《臺灣關係法》40週年。馬英九表示,當年美國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的前七小時、凌晨兩點,才通知時任總統蔣經國,我國民衆極度不滿,帶着卡特出身地喬治亞州盛產的「花生」聚集在美國大使館抗議,並將花生灑到地上踩,表示泄憤。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前往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演講,談《臺灣關係法》40週年回顧與展望。(圖/記者崔至雲攝)

馬英九談到,「臺灣關係法是很奇怪的法律」,根據《臺灣關係法》,我國從中華民國改爲臺灣統治當局,但過去以中華民國名義簽訂的58條條約仍有效,在美國法律與法庭中,臺灣也仍被視爲外國國家或政府,甚至美國友人也曾向他表示,「臺灣是美國不承認的國家中承認最多的」。

馬英進一步指出,全世界197個國家中17國與我國有邦交,178國與大陸有邦交,但大陸的「一中原則」,並非爲國際公認的事實,而全世界完全承認一中原則的只有57國,多數國家仍是抱持模糊、沉默的態度

馬英九再次強調,兩岸若要統一,方式一定要和平,且不能使用武力過程一定要民主,必須經過臺灣人民的同意「兩岸統一問題應該是循序漸進,才能水到渠成,如果揠苗助長,則會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