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網軍「終局大戰」 國防院:陸可攻擊海纜「讓臺灣斷網!」
▲「網軍」問題近年引起各國政府關注。(示意圖/記者張一中攝)
兩岸「網軍大戰」近來越演越烈,但除了發動網軍以外,中國大陸可能還會以「斷網」的手段來攻擊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發佈的第140期《國防情勢月報》中指出,大陸可能對海底電纜進行實體破壞,切斷臺灣對外網路,造成社會動盪與經濟衝擊。
報告中提到,若以大陸爲假想敵,臺灣發生「斷網」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遭受大陸網路攻擊造成網路服務癱瘓;二是大陸假訊息加上網路攻擊,造成臺灣社經動盪後,臺灣官方斷然決定以斷網阻卻來自大陸的網路空間攻勢。
▼海纜被攻擊的話,可能導致臺灣斷網。(示意圖/CFP)
報告中指出,大陸切斷臺灣網路有兩種方式,一是從國際網路治理下手,以主權議題要求變更臺灣根網域名稱,例如由.「.tw」改爲「.cn」,並進而要求網際網路名稱與號碼指配機構(ICANN)改變邊界閘道協定(Border Gateway Protocol, BGP)之國家自制系統號碼(Autonomous System Number),造成中國可以用 BGP 挾持(BGP hijacking)通往臺灣的資料流量,形同以政治干預切斷臺灣對外網路。
二是對臺灣的海底電纜進行實體破壞,切斷臺灣的對外網路,例如破壞深度小於 300 公尺、埋在大陸棚部分的海纜,或是破壞在頭城、淡水、八里、枋山的4個海纜登陸站對臺灣的實體光纖電纜連結。
面對「斷網」威脅,報告中建議,臺灣可使用自動識別系統(AIS)來保護電力電纜、電信電纜等海底資產,如果登陸站與海底電纜受到威脅,AIS將會自動產生警報。此外,臺灣應讓國際社會深切體會利害相關性,尤其海纜在臺灣中繼時,若遭受惡意斷線,不僅將造成全球資料傳輸中斷,也有資料遭駭的風險。
▼在對岸的網路攻擊下,臺灣官方可能採取「斷網」措施。(示意圖/CFP)
臺灣官方主動「斷網」的部分,報告中指出,若是大陸運用社羣媒體制造散佈假訊息造成臺灣社經動盪,在情況瀕臨失控的臨界點之前,若考慮以斷網爲處置因應措施,政府就應該出手澄清,以正視聽。
報告也提到,臺灣若是要藉片面切斷網路以因應中國網路攻擊或假訊息攻勢,除政府正規網路安全建制單位之外,也可考慮結合民間網路白帽駭客力抗網軍,並必須掌握網路治理的透明化原則,以事先警示並公開施行步驟的方式施行,纔不至於被污名化爲箝制網路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