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網絡視聽作品創作大賽」拉開序幕 11部臺灣作品入圍

評審現場 。(圖/微信公衆號/廈門影視產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

記者蔡儀潔深圳報導

「2019兩岸青年網絡視聽作品創作大賽」在廈門拉開序幕,大賽推選階段於5日至6日舉行。經由10位兩岸專業評審爲期2天的線下評選,共計30支團隊脫穎而出,其中臺灣佔了11部。此外,本次入圍的團隊將獲得「創作扶持資金」,還將有機會進入「大師培訓工坊」,與兩岸知名影視人面對面學習交流

此次評選環節中,兩岸影視專家故事情節、創意表現、拍攝剪輯、作品感染力四個方面進行分組評審,5大主題最終分別推選6部作品。其中,臺灣佔了11部,分別爲第一組「青春」主題的《十塊錢的幸福》、《繭》;第二組「清新」主題的《新婚快樂》、《新婚》;第三組「知行」主題的《不滅之光》等;第四組「親緣」主題的《願望直播間》、《呷飯》;第五組「傳承」的《變革中的歌仔戲》等。

▲參與人士合影 。(圖/微信公衆號/廈門市影視產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

大賽評審委員會主任、福建省廣播電視局一級巡視員胡永新表示,「隨着5G、人工智能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網絡視聽作品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希望通過大賽充分發揮兩岸優勢,不斷探索兩岸網絡視聽作品創作之路,引導、激勵兩岸青年創作出高質量、高水準的正能量作品。」

北京電影協會秘書長閆於京福建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林君希,則擔任第一組評審。他們表示,本組作品不僅表達了主流價值觀社會人文關懷,也反映了年輕人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展現了溫暖、真誠的新型人際關係。許多臺灣作品表現出對戲劇矛盾衝突的追求、對現代性的反思與批判以及對人性的深入挖掘。

第三組的評審福建省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永明、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周偉亮則指出,兩岸青年結合各自特色,傳遞正能量的創作表現令人驚喜,其中不少作品表現出創作者的獨特創意、想象空間,「但也有些作品對題材的把握力不夠,表達手法、敘事脈絡上存在些許遺憾,需要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