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續惡化 陸對臺舉措將趨嚴

大陸重大建設及採購,預料擴大對臺商開放,圖爲4月15日,工作人員在位於重慶高新區高新大道的5G基地臺建設現場作業。(新華社

臺灣工具機出口,大陸是重要市場。(本報系資料照片

中美相抗的局面新冠疫情的求償問題而升溫,臺商恐受波及。有消息指出,大陸在協助在陸臺商的同時,恐對臺施壓,影響在臺臺商。綜合工商團體看法認爲,大陸政策很難預測,但大陸近年經濟持續對外開放,也歡迎臺商,應不致對兩岸臺商有差異性對待;不過,工商團體也提醒,若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大陸對臺舉措恐趨嚴厲。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大陸政策會如何變化難以預料,但如果依照臺灣現況發展,持續抱持中華民國臺灣或是臺灣這個臺獨的想法,大陸對臺灣的舉措會越來越嚴厲,政府應該「親美、友日、和中」,不應和大陸出現敵對關係。

臺商多在兩岸都佈局

林伯豐強調,如果兩岸關係不好,大陸又給臺商優惠政策,恐造成大陸民衆仇臺情緒,而兩岸彼此仇視對兩岸關係相當不利,臺灣的兩岸政策應該要修正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則認爲,大陸近年開放、鼓勵政策面向全世界,也陸續頒佈多項惠臺政策,尤其,臺商在大陸的投資比重目前還是前三名,這對大陸的經濟發展相當有幫助,30年來,臺商可說是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者,所以對兩岸臺商的待遇舉措應不致有差異性。

實際詢問臺商,卻得到分歧的看法。慧誠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餘金樹認爲,大陸對臺商的政策不會有臺灣台商和大陸臺商的差別,因爲很難明確定義是哪裡的臺商,假如臺商在大陸有註冊公司、有當地經營團隊,這到底是大陸臺商還是臺灣的臺商?而且大多數臺商在兩岸都有佈局,尤其是製造業臺商,更是在兩岸與東南亞都有據點,很難去對臺灣臺商、大陸臺商還是東南亞臺商去作分類

差異化政策重擊出口

另有李姓臺商表示,大陸對於臺商的政策可能會出現越來越明顯的區別待遇,這無疑對在臺臺商形成更大壓迫,進而限制臺灣整體營商環境與經濟發展;若差異化政策一旦實施,短期內對大陸本身會造成一些影響,但長期來看,臺灣出口、出口方向衝擊會更大,尤其臺灣是以中小企業爲主,長期承受這種壓力,生存會很困難。

針對陸方擬對在陸臺商、在臺臺商祭出差異化待遇,經濟部受訪時迴應,兩岸問題還是要交由陸委會來交涉與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