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建言|全國人大代表雷軍:建議進一步規範智能駕駛產品安全應用 增強中國智駕競爭力

本報記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報道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小米方面獲悉,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圍繞“低碳”和“智能”兩大方向,向大會提交了四份議案,分別是《關於加快建設製造業綠色低碳供應鏈的建議》《關於加強培養人工智能人才滿足科技變革需求的建議》《關於進一步規範智能駕駛產品安全應用的建議》《關於加大智能製造支持力度,加快融合先進技術發展的建議》。

四份議案涉及綠色低碳、人工智能、智能駕駛、智能製造等多個領域,聚焦“低碳”和“智能”兩個關鍵詞,既從宏觀上關注我國供應鏈綠色低碳化轉型,提升我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綠色競爭力;同時也聚焦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智能駕駛安全、先進技術與智能製造融合等產業切實問題。

增強中國智駕競爭力

據國內媒體報道,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雷軍表示:“我與我的團隊正全力以赴,爲小米汽車的上市做最後的衝刺準備。近期,我們進行了廣泛的路測以及在黑河極寒條件下的冬季測試,所得到的反饋極爲積極,各方面表現均超出預期。”

雷軍表示,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經歷了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跨越歷程,沉澱了一條寶貴的經驗: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

小米方面向本報記者說,近年來,我國智能駕駛(包括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行業快速發展,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駕駛的環境感知、決策規劃、控制執行等場景實現廣泛應用。國家有關部門也陸續發佈政策文件,並着力推進智能駕駛相關法規標準的制定與修訂,研究制定配套的智能駕駛產品監督管理辦法。

然而,當前行業內的智能駕駛產品在功能定義、安全性能、人機交互、運行條件、數據應用等方面仍有較大差異,存在駕駛安全和數據安全隱患。爲更好地向智能汽車用戶提供安全舒適的產品體驗,進一步增強我國汽車品牌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競爭優勢,需儘快推進相關法規標準和產品監督管理辦法落地,規範智能駕駛產品的安全應用。

爲此,雷軍建議儘快建立輔助駕駛產品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加快輔助駕駛安全技術要求及測試驗證標準落地應用,細化駕駛員在環境及風險提示等人機交互的要求,規範輔助駕駛功能的正確使用,打造更安全的輔助駕駛體驗。

此外,目前很多代客泊車解決方案在落地過程中存在停車場地配套標準不統一、產品功能定義不規範、安全性能標準不明確等問題。雷軍指出,需進一步推動自主代客泊車功能定義和技術要求相關法規標準的落地應用,保障無人化場景體驗安全,推動安全可靠的自主代客泊車功能實現規模化應用。

智能駕駛安全水平提升依賴車端和道路真實數據的反饋,對此,雷軍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細化智能駕駛數據採集、存儲、使用等環節合規措施及產品標準的實施細則,同時建立統一的智能駕駛安全監控數據平臺,通過大數據賦能監管體系不斷完善。

西南證券分析稱,2012—2022年小米在汽車交通行業共投資39起,投資重點集中於動力電池、無人駕駛、汽車零部件等,基本覆蓋了汽車產業的上、中、下游,有助於打造協同效應,確保小米汽車產業鏈持續、穩定、有效運轉。小米品牌在國內外形成較強的品牌力,小米生態全方面滲透消費者生活,良好的國內外客戶基礎與客戶黏性疊加健全的銷售渠道有助於小米汽車快速推廣。

代表委員建言新能源汽車發展

從政策方面來看,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上,在解釋今年國資委將如何指導中央企業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時,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表示,從國資監管來講,主要是要激勵企業大膽創新,破除一些影響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張玉卓指出,比如新能源汽車,國有汽車企業在這方面發展還不夠快,國資委調整政策,對三家中央汽車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單獨考覈。

財經專欄作者馬繼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資委爲什麼要這樣說,其實背後是有原因的。在今年的兩會上,有一個新的名詞叫新質生產力,有新的生產力,就有舊的生產力,舊的生產力包括以前靠投資、房地產去拉動經濟的增長的那部分,現在新的生產力,其實就包括一些智能化的領域,比如新能源汽車、創新藥、量子計算、商業航天、生命科學等領域。”

馬繼鵬表示,在這些領域,絕大部分是由國企主導的,都是領先的,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央企確實沒有民營企業做得好。

“所以,作爲國企的主管單位,國資委一定是看到了這種差距,其實說這些話,也是向國企喊話,還是希望國企在新能源領域有所突破和發展。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出口的衆多產業領域裡,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爲一張名片了,以前可能是高鐵,現在是新能源汽車。但是國企這方面確實發展得不太好。”上述人士說。

馬繼鵬認爲,國資委喊話和政策調整,對這個行業造成的影響可能會有兩點:一是國企可能會加大對新能源車方面的投資,但目前對這個行業沒有多大改變,不過因爲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競爭白熱化了,現在大規模入局的話,可能會讓這個行業變得更內卷。

儘管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發展得很好,但是有一部分核心技術,比如汽車裡邊的芯片這些東西,其實還是需要突破,國有企業可以在這方面努力。

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李丹指出,儘管增勢迅猛,但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圍繞這些挑戰,多位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在頂層設計方面,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建議相關部門加快統籌出口共性課題、優化出口監管機制。李丹則建議,可考慮成立“中國車企出海智庫”,邀請具有豐富國際化經驗的研究機構,對海外經營架構、合規、融資、稅收等實操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定期將細化的政策建議彙報給商務部和各相關部委,爲政策落地和行業實踐提供有益參考。

在專利保護方面,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零束科技黨委副書記劉懿豔建議,加大對智能電動汽車企業在海外專利佈局方面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包括建立專項專利資助機制,鼓勵和引導車企提高申請海外專利的積極性和資金投入,提高海外專利申請的質量和效率。

(編輯:吳清 校對:顏京寧)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