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任務一年完成 兩萬漁民上岸安居 中國第四大淡水湖住家船成爲歷史

(原標題:兩年任務一年完成 兩萬漁民上岸安居 中國第四大淡水湖住家船成爲歷史

6月29日,洪澤湖住家船整治工程通過江蘇宿遷淮安市政府終驗,實現“兩年任務一年基本完成”,近兩萬住船漁民上岸安居,標誌着洪澤湖“住家船時代”成爲歷史。

“沒想到離開住家船後,在鎮上能住到這麼好的房子環境船上好太多了。”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高家堰鎮的上岸漁民劉萬學喜笑顏開,他即將搬進113平方米的新居。告別“靠水吃水”的日子,劉萬學準備承包30畝地嘗試蝦稻共養

作爲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上曾密密匝匝停靠着7000餘條住家船,近四成位於入湖河口,不光漁民的安全和衛生隱患多,對湖泊生態環境也造成較大影響。去年初,江蘇省委省政府把洪澤湖住家船整治及漁民上岸安居工程,確定爲全省遵循新發展理念排查解決突出民生問題重點任務之一,納入省委省政府年度考覈重點,並作爲對設區高質量考覈的重要指標。2020年9月,省政府要求洪澤湖住家船、餐飲船“兩船”整治“兩年任務一年基本完成”。

時間緊任務重,省市縣三級洪澤湖管委辦通過“一船一檔”調查確認,鎖定了7066條住家船、49條餐飲船,協調解決有關安置保障等問題。禁捕退捕工作成爲河長湖長履職的重要內容,沿湖六縣區政府全力保障退捕漁民的養老補助、子女教育補助、過渡性補貼和再就業安置,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

水利廳生態河湖處處長張建華介紹說,洪澤湖全域退圩還湖規劃清退347平方公里圩區,恢復洪澤湖調蓄能力近7億立方米。洪澤湖水環境質量逐漸好轉,湖區26個重點斷面平均水質達標率100%,泗洪洪澤湖自然保護區鳥類數量回升至208種。

“我們把住船漁民的妥善安置和居有定所作爲洪澤湖治理工作重點,讓以船爲家的漁民告別‘水上漂’、實現‘安居夢’。”省水利廳副廳長韓全林表示,下一步將充分利用區域生態環境優勢,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具有洪澤湖地域特色綠色生態產業,提升發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