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陳國公主墓 金銀器數量多

內蒙博物院文物展,雲鳳紋鎏金鏨花銀靴,遼代,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陳國公主墓出土。(CFP)

遼陳國公主墓出土的高翅鎏金銀冠。(新華社資料照片

比較內蒙古遼代貴妃墓與遼代陳國公主墓,兩者下葬時代相近,且墓主人身分相似,但貴妃墓的出土隨葬品金銀器數量明顯比陳國公主少,且製作較爲簡單。

新華社2日報導考古專家認爲,這可能與遼代貴妃墓主人下葬前一年頒佈的「禁止厚葬詔令有關。當時遼國與宋朝發生戰爭經濟陷入困難,因此,下葬以簡單隆重爲主。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蓋之庸在第13屆內蒙古考古論壇說,《遼史·聖宗本紀》記載,統和十年春正月「丁酉,禁喪葬禮殺馬,及藏甲冑、金銀器玩」。此詔令與遼、宋當時正發生戰爭,經濟明顯困難的時局有關,而墓主人下葬在此詔令頒佈的第二年,即統和十一年,因此金銀器使用減少,也屬正常。

中新社此前報導,內蒙古遼代貴妃墓是「201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共有三大考古成果。2015年6月至12月、2016年7月至11月陸續做了兩次考古調查與發掘。共清理遼代大型墓葬兩座,最終確定墓主人身分爲遼代貴妃──蕭太后外孫女

首先,透過發掘基本弄清了遼代貴妃墓園平面佈局關係,該墓園由墓陵、附葬墓坑及享堂(指祭堂)構成,尤其是主墓的附葬墓坑在遼代考古中並不多見。

其次,基本弄清了家族墓地中的時間關係,其中貴妃墓與其附葬墓坑應爲該墓地年代最早者,墓地時間跨度爲遼聖宗至遼道宗時期。第三,貴妃墓出土了大量瓷器,以定窯越窯瓷器爲主,這批瓷器的最大特點是口、足部分加金銀包飾,是遼代扣器最爲集中的一次出土。

陳國公主墓則發現於1985年,位於內蒙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爲公主與駙馬合葬墓。陳國公主爲當時遼帝的姪女,歿於西元1018年。比這次挖掘的遼代貴妃晚了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