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試所推生態防蚊 隱藏版驅蟲武器

食茱萸,全株有刺。(圖/林試所)

過山香,常見於臺灣南部。(圖/林試所)

登革熱臺拉警報民衆蚊色變,如果預防蚊蟲叮咬成了顯學。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指出,植物爲了自我保護,會分泌特殊氣味驅趕昆蟲,這些具有揮發性質的化學武器,來自植物體內的二次代謝產物:「精油」,這也是有些植物葉片上找不到昆蟲原因

林試所蓮華池研究中心所長黃裕星表示,所擁有460餘公頃試驗林地,蒐集許多具特殊氣味植物,如臺灣土肉桂、山胡椒馬告)、食茱萸、臭辣樹賊子樹)、過山香、花椒、臺灣香檬等等,都富含精油,具有濃烈香辛氣味。

植物產生特殊氣味,可作爲香料食用外,也能做爲民俗醫療先民利用植物特殊成分,開發很多民俗療法偏方。這些植物的化學武器既然能排拒昆蟲,也可食用,隱藏體內的特殊成分,值得開發利用。

近年研究植物化學成分發現,臺灣肖楠、臺灣扁柏精油和臺灣土肉桂果實精油可抗發炎芸香科植物如食茱萸、過山香、臭辣樹、花椒、臺灣香檬獨特氣味精油,成分中有蒎烯、月桂烯、檸檬烯、黃樟醚、桉葉素等,辛香味道能驅趕某些昆蟲。

透過「藥用植物種源蒐集及利用計劃」林試所研進行種源蒐集、植物精油成分分析,瞭解昆蟲與植物間關係,藉精油特殊成分對昆蟲產生忌避、驅趕、集中效應,或抑菌、克他等作用。

同時可以利用混植方式,將有效驅蟲樹種種植於農地造林地,或以不同濃度精油噴灑,達成屏蔽作用,降低或驅趕有害昆蟲及病媒傳播昆蟲,達到病蟲害控制,並開發混農林經營生態防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