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關稅輻射東協 大陸最具優勢

RCEP完成簽署,大陸可以關稅輻射東協,更具優勢。圖爲福建省漳州臺企凱景公司生產情況。(中新社

投資大陸、東協條件比較

從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去年11月簽署即將生效,加上這2年中美貿易戰下的供應鏈調整讓不少臺商轉移至東協市場。但實際從赴陸投資數據來看,去年金額逆勢成長達5成。也有臺商顧問指出,藉由加碼投資大陸輻射RCEP關稅區也成爲臺商另一條路,加上大陸加速對外開放等,也讓一些可能無力轉移產線或更打算融入大陸供應鏈與內需的中小臺企看到新方向

上海市臺協副會長蔡世明認爲,RCEP簽署後,臺灣幾大產業公會都有討論未來方向,也不排除到大陸設廠來避免關稅問題。他表示雖然經濟部說關稅很低,但這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關稅墊高就是臺商的實際損失政府應承認新南向政策有問題、務實調整、不要光說風涼話

而從數據觀察,即便疫情衝擊仍能看到去年臺商對大陸投資回溫風向,先不論臺商海外繞道投資,僅看投審會去年前11個月統計,覈准對大陸投資件數爲445件,較去年同期減少20.25%;但覈准投(增)資金額卻增至56億312萬元,逆勢成長50.43%。

其中也不乏一些投資大案舉例去年上半年就有國喬石化投資約3.76億美元赴大陸泉州設立國亨化學公司,進行化工產品出口、批發等業務

由於RCEP生效後,臺商如要享受「零關稅」紅利直觀自然是到東協設廠。擔任「臺商張老師」的華信統領企管總經理明仁認爲,在大陸設置產線也同樣能「零關稅」輻射東協,觀察有部分臺商確實作此打算。

另外大陸擴大對外開放、「雙循環」政策也能更吸引符合產業發展優惠的臺商。他以石化業爲例,除關稅比在臺有優勢,產業所需技術人才土地比起部分東協國家,或還是大陸較有優勢。

此外,臺商另一大關切在於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後的關稅戰走向。袁明仁也提醒臺商無論留在大陸或東南亞關鍵仍在中美貿易協議的第二階段談判,如果仍長期維持,從大陸出口的不管傳統高科技都恐難以生存,同時還要留意今年疫情是否會再度造成停工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