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卡可樂恐增血糖 糖友應少喝

零卡可樂成糖尿病患與瘦身男女的新寵。(取自暱圖網)

糖尿病是富貴病,發病及病況發展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有關,因此市場標榜含糖、沒熱量的「零系」(大陸稱爲「零度」)可樂,成爲年輕糖尿病患者新寵。

零系可樂不含蔗糖甜味來自糖類替代品、俗稱「安賽蜜乙醯磺胺酸鉀)」的甜味劑;這種物質難被人體吸收,也不參與代謝,幾乎不產生熱量,但臨牀及相關醫學研究者一直質疑甜味劑對糖尿病的影響;甜味劑上市至今,各種實驗一直進行中。

代糖無減肥效果

甜味劑被視爲蔗糖替代品,推薦給糖尿病患者等需要減少糖類攝取的人,其後又因「減肥瘦身」潮,風靡市場。

「不含蔗糖」的飲料食品,深受追求美麗又不想捱餓的年輕人熱愛,飲料商廣告中的暗示,也直指在意自己外貌的年輕男女。但醫界明確指出,添加甜味劑的飲料、食品,絕無減肥纖體效果。

增加血糖風險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公佈蔗糖素、阿斯巴甜、安賽蜜等甜味劑當食品添加劑安全性規定人體每日最高攝取量

科學》、《自然》等具公信力、普遍被醫學界認可的科學期刊,已發表過多項大樣本、長時間人羣研究,顯示甜味劑可透過影響腸道菌羣,改變人體能量代謝,導致代謝紊亂、代謝綜合症,造成葡萄糖不耐受,打破人體內血糖自穩態,增加高血糖風險,機制類似於Ⅱ型糖尿病。

刺激食慾 吃更多

研究指出,零蔗糖、零熱量、零卡路里的飲料之所以導致肥胖,主要是人體認知錯誤。攝入此類飲料,舌尖甜味受體被刺激,引發一系列與進食有關的大腦神經反饋,消化道系統開始工作,卻沒有可消化的食物身體感到「被欺騙」,反映給控制食慾的大腦,反而刺激食慾、加重飢餓感,不自覺地增加下一餐的進食量,增加肥胖的風險。

人工甜味劑對健康的隱患尚未明確,因此醫界不建議一般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大量攝入諸如「零系」可樂之類樣的代糖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