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性仁/臺灣未來何去何從?在於蔡政府的一念之間!

總統英文面對的艱鉅的內外挑戰。(圖/總統府提供)

文/劉性仁

蔡總統就職即將滿一年,對內改革各方都不滿意,政策處處出現矛盾,無論從一例一休,日核食進口、美豬議題,甚至年金改革都遭到很大考驗街頭羣衆運動不斷,社會動盪不安,充滿階級對立;在國會在街頭處處充滿衝突

更要命的是,臺灣經濟始終欲振乏力,缺乏活力及外資投入,失業情況不見改善,招商不力加上觀光蕭條,這一年讓許多民衆失望,臺灣正朝向均貧的方向,社會階級對立、世代之間也充滿矛盾的情緒,顯然臺灣出了問題

對外部分,首次川習會日前已經在佛州海湖莊園圓滿落幕。儘管未提及臺灣問題,但大陸美國已有默契,臺灣不僅未來沒有角色,也受限於中美之間的合作加遽而成爲棋子。臺灣面對強權下在軍購美豬等議題中毫無招架能力,企圖在中美矛盾中獲取利益的機會越來越小;在美國川普保護主義及不讓其他搭免費便車的趨使下,在國際政治強權主導下的生存越來越困難。蔡總統在接受專訪時重申,自去年520以來低調、不挑釁的兩岸政策,自認已釋出最大善意,強調臺海雙方都面臨一個新的問卷,也呼籲習近平展現大國領導人格局,應以不同角度看兩岸關係

蔡總統認爲「臺灣能否參與WHA,是兩岸關係重要指標。」大陸對臺態度已經轉趨強硬是不爭的事實,大陸民間厭臺情緒更是氣氛濃厚,在此背景下,大陸決策層很難做出蔡總統方面定義的善意舉動。一直以來,大陸當局堅持一中原則來處理兩岸關係,九二共識已經漸漸被兩岸同屬一中所取代,蔡政府恐怕低估大陸當局堅持九二共識及兩岸同屬一中的決心及意念。兩岸關係上觀察期越來越短,蔡英文提到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但忽略最核心的中華民國憲法一中及兩岸間的政治定位,光玩模糊的文字遊戲擦邊球小動作,只會讓大陸方面已有答案,儘管沒有把話說死,但缺乏兩岸同屬一中內涵的九二共識,仍找不出替代說法。

▲兩岸欠缺溝通,兩岸電視臺所關心的議題亦有所不同。(合成圖路透社華聯提供)

更糟糕的是,蔡英文在臺灣內部去中國化及對外去中國化和去中華民國化,蔡英文所謂的維持現狀是中華民國是臺灣,而與中華民國憲法一中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之一國兩區顯有不同。蔡政府各種作爲,使中華民國處境越來越困難,蔡政府將臺灣在國際邊緣化轉化爲大陸當局打壓臺灣的恨意,回顧蔡政府這一年來的作爲,去中國化及去中華文化展現在各種不同面向,點子之多措施之廣令人歎爲觀止。蔡政府最大的政績恐怕就是以轉型正義之名打垮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雖有善意,但仍有許多小動作確實帶來許多困擾。兩岸要和平,有一個基本的邏輯公式:一個是能力,一個是意願

大陸當局的實質力量就是能力問題,這是客觀因素主觀意願則是大陸當局以武力解放臺灣的決心及意願。也就是說,大陸會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解放臺灣,需要大陸當局的實質軍事力量加上大陸當局的主觀意願,大陸有足夠的軍事力量解放臺灣,那麼意願的關鍵在於反分裂國家法的規範,而臺灣方面必須有防衛的能力及意願,倘若交由美國處理,這是不切實際。兩岸若繼續衝突下去非但不是臺灣民衆最好選擇,也造成兩岸關係嚴峻考驗,大陸年底要召開十九大,大陸自會對臺有所表述,蔡政府不能誤判形勢。

看看街頭上的抗議羣衆,再看看臺灣境外的各項考驗,民主受到質疑,司法犯罪者無法引渡,吃喝更無法決定我們的健康,這樣的存在是有尊嚴的嗎?把國民黨鬥垮或許可以繼續執政,卻無法解決活生生的國際政治格局與大國關係,任何民粹解決不了現實生存問題,這難道是臺灣的宿命嗎?

蔡英文的未來究竟何去何從?接下來的執政歲月又會如何發展,還是在於蔡政府的一念之間。

好文推蔫

劉性仁/川習會後的孤寂臺灣

劉性仁/國民黨誰當船長很重要,若內訌則船沉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劉性仁,北市,博士,中國五權憲法學會成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