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波岸:一名盲人按摩師的“詩和遠方”
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 3月14日,《新華每日電訊》“新華走筆”專欄發表記者陸波岸撰寫的文章《一名盲人按摩師的“詩和遠方”》。
“十年前的那個冬天/黑暗向我席捲/我的眼前從此漆黑一片/寂寞開始蔓延;過去的十年/那是一幅畫卷/記錄着我的滴滴點點/我會埋葬在心田;未來的十年/那是一張熟宣/等待着我去描繪畫面/我會勇敢地向前”……藍寧用詩的語言寫下自己的疼痛和夢想,力圖穿透眼前浩瀚無邊的黑暗世界,讓生命之光閃爍四季、熠熠生輝。
藍寧是一位雙目失明的盲人按摩師。2007年,眼疾沒有徵兆地來襲,他斷斷續續檢查治療,時好時壞。2008年,眼疾日益嚴重,他借了1萬元錢到大醫院檢查,但始終沒能找到良方。
“在醫院時,我爸爸直接問醫生,還能不能治得好,哪怕只能治好一邊也行。醫生嘆氣說沒辦法。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回了家。”藍寧回憶。那一年,他23歲,從此再無法看到太陽升起、月亮落下。
藍寧家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菁盛鄉加禾村弄包屯。這個生長在被稱爲“石山王國”都安大山之中的青年,也曾擁有一段熱愛音樂與文學、滿懷夢想、充滿活力的歲月。高考折翼後,他揹着行囊走出大山,到建築工地和工廠打工,想讓自己的夢想在另一片天地開花結果。
2007年下半年的一天,在縣城一家單位做保安的他,在分發報紙時突感頭暈目眩,差點摔倒。本以爲歇一歇應該會好起來,沒想到越來越嚴重,視力從此開始下降。從門診到醫院,從縣城到省城,跑遍了大小醫院,藍寧都找不到醫治他眼疾的良方,最後雙目失明。
藍寧說,2009年和2010年是自己最痛苦最難受的兩年。每個月有十幾天,他頭痛欲裂,眼睛時而脹痛時而刺痛,“感覺裡面有一片薄薄的東西晃來晃去”。疼痛讓他無法入眠,只能趴在牀上,眼睛緊緊壓在枕頭上。有好幾次,他難受到了極點,想結束生命,擺脫痛苦。“但每次想到媽媽的抽泣聲,我又打消了念頭,咬牙忍住,強迫自己接受事實、面對現實。”
失去光明後,收音機成了他不離不棄的夥伴。有一天,他在收聽一檔名爲《共有人生》的廣播節目時,瞭解了盲人按摩這個職業,“眼前彷彿有一道亮光閃過,心裡默默有了想法”。之後,他通過電臺熱線與廣西殘聯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繫,表達了自己渴望成爲視障按摩師的願望,並期望相關機構能提供援助。
在廣西殘聯的幫助下,他參加了當地組織的盲人按摩培訓班。2019年,經過3年學習,藍寧從南寧市盲聾啞學校中醫康復保健專業畢業,順利成爲一名盲人保健按摩師。
萬事開頭難。由於深受病痛多年折磨,身高170釐米的他,體重只有46公斤,兩隻手臂和十根手指瘦弱無力,加上剛學會按摩,手法不太熟練,沒少被客人責備。“我每次都默默忍住,在心裡對自己說,一定要努力自食其力!”經過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藍寧逐漸掌握了力度,手法顯著提升,最終贏得了顧客的肯定。
藍寧也盡己所能幫助別人。從2014年起,他每年都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2018年的一天,他從新聞中得知,一名大山裡的女孩被開水大面積燙傷,正在醫院ICU接受治療。由於無力承擔高昂的醫藥費,女孩家人無奈向社會各界求助。藍寧隨即聯繫報道這則新聞的記者,給女孩捐款。後來,女孩家人得知藍寧的情況,專門給他打來感謝電話。
即便人生的路溝溝坎坎,藍寧青春年少時就在心中燃起的熱愛文學的火焰一直沒有熄滅,他始終想通過文字去尋找生命的亮光。空閒時,他常常在字裡行間低吟淺唱,用文字抒寫自己的心事和身邊的故事。
“命運給了我一個黑色的世界,我要努力爲自己點亮一束夢想的光明。”他說,自己雙目失明的十幾年,也是不斷尋找光明、追逐夢想的十幾年,“我只是殘障,並不是殘廢,喜怒哀樂有過,酸甜苦辣嘗過,想要自立,必先自強”。
“當然,最好還能找到‘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幻,帶我穿行在人潮中間,帶我閱讀浪漫的詩篇,讓我看見,家鄉還在我眼前,世界也還在我眼前!”他把自己的“詩和遠方”託付文字、託付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