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與躁鬱症發生負相關!專家:走進綠地有利心理健康
綠地的比率與躁鬱症的發生成負相關。(資料照/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躁鬱症又稱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 disorder),是一種重鬱症、躁症、輕躁症交替發作的疾病。國內專家發表最新研究,發現綠地的比率與躁鬱症的發生成負相關,以臺灣2013~2014的綠地比率來說,平均爲每人減少6.1年因躁鬱症損失的健康生活壽命,但若進一步將現有未達世衛標準的50個鄉鎮綠地比率提高,則可將綠地對壽命、經濟的效益提高1成。
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治達研究團隊,8月16日在國際期刊《健康與地方》發表最新研究。研究發現,全臺各鄉鎮的綠地比率與躁鬱症發生率兩者爲顯著負相關。這是首次臺灣有研究結合衛星遙測、機器學習及資料庫統計分析等方法來量化綠地對躁鬱症疾病負擔與所得效益。研究以「失能調整人年」與「收益」兩個指標,量化綠地對健康的效益。
根據研究團隊的衛星遙測資料,臺灣在2013~2014年有50個鄉鎮的綠地比率未達WHO建議標準,即住家周圍方圓300公尺內應至少有一片大於0.5公頃的綠地。即便如此,換算爲全臺灣總人口的效益時仍可發現,現有的綠地比率,平均可爲每人減少6.1年由於躁鬱症而損失的健康生活壽命。
若綠地減少躁鬱症發生率,使更多人可以正常生活與工作,將帶來產值與效益。以目前臺灣的綠地比率,預計可帶來212.7萬美元的產值。吳治達研究也推估,若讓未達標的50個鄉鎮的綠地比率提高到WHO建議的標準,將使綠地對躁鬱症的壽命與經濟效益進一步增加1成。
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系助理教授李曉昀提醒民衆,不能以該研究結果推論居住鄉鎮的綠地多就不會得躁鬱症,且本研究也還沒有納入「家族病史」這項躁鬱症的重要原因。綠地並不是影響躁鬱症的唯一因素,研究只能說明綠地增加,可能降低躁鬱症的風險。本次研究採用的是國際的失能調整人年指標,未來臺灣若能依據在地資料訂出臺灣的失能調整人年指標,才能更符合臺灣的實際狀況。
對於綠地和躁鬱症可能的關聯,李曉昀分析,根據心理演化論,人的基因傾向於住在自然環境中,過去亞當、夏娃的年代都生活在原始的環境中,都市則是後來纔有的,雖然住在城市很方便,但是人的心裡希望親近自然。過去也有研究指出,當人處在森林、綠地,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將增強,交感神經的活性則會降低,有助降低壓力。
李曉昀提醒民衆,只要走進綠地就可以了,光看看綠地不是最好的方式,要暴露在綠地,無論是視覺、聽覺、嗅覺等,都有幫助,架上綠地是社交的活動場所,對心理健康的支持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