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大陸疫情、俄烏戰爭 加劇市場波動

爲了提振海內外投資人信心,以貴州茅臺爲首的諸多上交所掛牌藍籌股,罕見在公佈2021年年報及第一季財報之前,提前披露2022年1~2月的的經營數據,大消費領域如白酒、乳業、及免稅品龍頭企業,公告2022年前兩個月獲利年成長都接近20%,在疫情陰霾下堪稱繳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無奈上週末疫情又重起波瀾,成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香港股市場14日驚現黑色星期一,指數出現恐慌性暴跌。恆生指數14日單日下跌4.97%、國企指數下跌7.15%、恆生科技指數下跌11%。大陸A股滬深300指數單日跌幅也達3.06%。

國際政經情勢日益複雜,地緣政治風險提升。大陸官方對俄烏戰爭表態中立,不願意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成爲歐美輿論攻訐的標靶。需要注意的是,俄烏戰爭引發國際原油、農產品甚至金屬等價格的飆升,首當其衝的是新興市場及第三世界國家的民生問題,世界人口大國包含大陸、印度、拉美國家都在俄烏政策上保持中立,確實無法用簡單的選擇題來面對中長期通膨飆升、甚至人民果腹的問題;然國際政治角力加劇市場波動,需等待戰事進一步和緩,並期待全球領導人能屏除成見,做出智慧的選擇。

3月分大陸「兩會」報告定調2022年GDP增速5.5%左右,目標定在預期上限,但是從目前國內外環境來看目標偏高,國內疫情控制持續嚴格,春節後服務消費持續不振,面對國內新一輪疫情衝擊,當前政策發力至關重要。觀察大陸宏觀環境,剛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大陸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7.5%,增速高於2021年12月的4.3%,亦明顯高於路透調查預估的3.9%,延續回升趨勢。財政發力成爲2022年穩經濟的重中之重。

根據最新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財政赤字率目標雖然從2021年3.2%下降至2.8%,專項債人民幣3.65兆元和上年持平,但是主要發力點聚焦「財政支出增加+中央直接到地方的轉移支付+留抵退稅」三大項。市場期待兩會後基礎建設投資發力,由於受俄烏戰爭等事件擾動,大陸國內投資保守,基建投資旺季出現推遲,預計4月份可見覆蘇。

大陸2022年雙碳政策業有所糾偏,能耗不再像2021年以年爲單位考覈,國家明確表示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覈,並留有適當彈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同時對國家重大項目要實行能耗單列。本次雙碳重點在於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政府對雙碳政策導致的企業成本上揚提出緩衝。

投資佈局方向上,當前大陸新能源及半導體相關行業需求訂單旺盛,然受美國聯準會升息等因素疊加影響,市場持續下修估值。由於地緣政治關係日趨複雜,國產化替代持續迅速推進,預計中長期確定性仍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