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大陸電動車市場充滿想像空間
「十四五計劃」重點發展方向明確,加上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承諾,雖然補貼政策有秩序退場,中國電動車前景仍然看好,配合今年銷量逐季反彈,供應鏈股價表現持續亮眼。
11月份市場聚焦於中國造車新勢力上,網民戲稱的電動車「三傻」,即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不但多日在美股市場的成交額名列前茅,股價也在一個月內分別上漲65%、203%和78%。
其中蔚來更是從3月股價低點2.11美元,上漲至11月高點57.2美元,市值一度超過700億美元,短短九個月內經歷了起死回生、並躍居全球汽車業市值前五大,可說是戲劇化發展。
在市場瘋狂追捧的同時,當然少不了討論泡沫和風險的聲音。這三家公司雖然銷量月增率表現亮眼—以銷量最高的蔚來汽車爲例,10月和11月銷量均超過5,000臺,2021年總銷量有機會達到8萬輛以上,但與全球前五大汽車品牌2019年至少400萬年銷量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即使用極度樂觀的電動車滲透率、各品牌市佔率搭配全球汽車潛在市場容量(TAM)來估算,也很難合理化「三傻」的市場估值。
樂觀角度分析,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和電動車市場,要出現幾個強勢國產品牌並非不可能;中國電動車滲透率2025年的目標爲20%,意味着高增速將持續多年;2020年銷量雖增長有限,但結構卻大幅優化,不像過去依賴補貼或以公共交通和物流市場爲主,2020年2C市場大爆發,造車新勢力的銷量表現,在非限牌城市也相當亮眼。
必須一提的是,Tesla對行業帶來的正面效應不容小覷。首先,Tesla在投入市場超過十年之後,年銷量從幾千輛躍升到2019年的36萬輛以上,2020年更有望達到50萬輛,產品和品牌獲得消費者認可,且培養了開車族選用電動車的習慣。
其次,在電池、電機和電控的技術發展和生產規模帶動之下,Tesla實現了成本不斷下降並讓利給消費者的營銷目標,證明電動車市有相當獲利空間。最後,科技和軟體的投入和領先,比如自動駕駛,的確可在傳統汽車業務之外增添一塊深具潛力的市場,此一想像促使Tesla在2020年市值不斷創高,現已突破5,500億美元。
持平而論,中國造車新勢力股價的強勢表現,可說奠基於全球行業龍頭Tesla的成功,而基礎設施的完善、政策支持、加上消費者接受度提高,有競爭力的產品一旦推出,銷量上升的速度即快於預期。即使市場對三家公司2021年的銷量預估都只有6~8萬輛,但這已是Tesla歷經多年努力,才能於三~四年前達到的銷量。對照而言,資本市場將Tesla的成功案例,反映爲對這些公司未來的想像空間,也有一定道理。
中國消費市場的分層本就明顯,且有不盲目推崇外資品牌的特性。只要能推出有競爭力兼具差異化的產品,國產品牌的售價不一定會偏低,這在手機、家電和其他品類都有跡可循。
三家造車新勢力各有不同的粉絲羣:蔚來定位於高端精英,用戶體驗較佳;小鵬主打性價比和軟體;理想則瞄準家庭消費。Tesla Model 3在中國的銷量雖然不錯,但不少消費者反映內飾不夠精緻。
中國電動車市究竟是泡沫、神話還是可實現的光明遠景,或許尚難定論,但因估值已反映樂觀的預期和假設,短期的風險和報酬難免不成正比。三家造車新勢力尚待利用時間去消化估值,觀察重點包括:銷量必須符合預期的高增長;證明具有全球競爭力;科技與軟體有所突破。反觀相關供應鏈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力在現階段更爲明確,不失爲參與這場盛會的另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