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ESG投資正起步 成長空間龐大

隨着ESG(永續)發展已成爲世界各國政府重要的發展策略,永續概念投資也已得到愈來愈多人的認可,如今在大陸,ESG逐漸成爲投資的重點新風向。

根據ISS Market Intelligences機構的研究統計,截至2020年底,專注於可持續投資的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已達1.2兆美元,較2019年增長45%。而相較於一般市場基金近2%左右的增長,可持續投資市場的增長潛力相當可觀。把ESG投資視爲下一個藍海,已經成爲當前共識

ESG投資概念之所以會在全球掀起熱潮,主要來自兩股力量推動:第一就是來自政府政策驅動;第二則是在政府政策要求下,牽動市場投資人的需求興起。

目前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已開始將其金融業的需求與實體經濟結果聯繫起來。無論是在氣候議程上,還是在社會議題上,世界各國政府都把投資行業確定爲支持社會成果的力量,並開始明確使用這一工具

大陸自然也不會自外於這股主流趨勢,所以可以看到,在2021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針對碳排放,明確提出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並努力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因此讓「碳達峰」、「碳中和」成爲全民熱議話題。在相關政策都已陸續出爐下,也使得和環保相關的永續投資,迎來最強的催化。

其實自2020年至今,大陸官方和監管機構陸續公佈一系列有利於ESG發展的戰略和政策,例如推出綠色金融政策、強化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等,促進大陸境內市場ESG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監管層對企業在環境、社會等非財務指標上的監管也在不斷加強。例如2016年1月1日,香港聯交所正式實施披露要求更爲嚴格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而大陸監管單位在2018年修訂了「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確立ESG資訊披露基本框架,從制度上保障ESG投資的開展。

其次則是來自投資人的需求。目前無論是大陸的機構客戶或是私人客戶,都期望能在ESG這個議題上,能夠更具體的發揮作用,所以除了在純粹的財務結果外,他們也對資本能實現的價值感興趣

根據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公佈的一份投資調查中,有77%的機構投資者計劃到2022年停止對非ESG產品的投資。而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中則指出,有95%的千禧世代對永續投資的議題與商品感興趣,預期這些未來都可望在大陸帶動大規模的投資需求。

在「2030碳達峰」和「2060碳中和」這兩大減碳排的政策架構下,必然會帶動相關產業,以及產業轉型所帶動的新商機與發展,例如對乾淨能源替代能源,或是綠色經濟等相關產業的需求與發展,而且這將是長期發展趨勢。

若依照這個趨勢持續發展,未來的投資將不脫永續這個概念,同時亦將遵循經濟發展脈絡去尋找行業的機會、發掘龍頭企業,才較能獲得相對突出的收益

只是現階段大陸的永續概念投資仍在開始的階段,據CFA協會於2020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有9%的基金經理還未考慮ESG因素,34%的基金經理會進行考量,而有47%的基金經理會在其分析中納入ESG考量。儘管是在起步階段,但也意味着永續概念的投資發展,未來在大陸市場將有極大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