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內循環方向確立 內需成投資要角

中共中央政治局上週決定將在10月份召開十九屆五中全會,並表示因當前經濟情勢極爲複雜嚴峻,也就是中、美間貿易衝突,將會是一箇中長期的拉鋸戰,且不確定性極高,政策需要從持久戰的角度進行規劃。所以大陸未來經濟的發展,會更重視「安全」二字,也就是確立經濟發展將以內循環爲主,再次確認發展內需經濟的政策方向

近幾年大陸不斷推行經濟改革,積極推動內需經濟發展,目前已陸續見到成效。早在2001年大陸剛加入世貿組織(WTO)時,當時大陸對外貿依存度大幅提高,一度還達到65%;之後遇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時,對外貿易依存度降到50%。隨後在大陸政府刻意發展內需經濟下,2019年大陸的外貿依存到已經降到31.8%,約莫回到1998年的水準,確立了內需消費是大陸經濟的重要焦點

如今隨着經濟增長持穩,民衆所得提升帶動消費升級,帶動內需經濟發展日益暢旺;再加上中美間的不斷角力,使得大陸部份出口受阻,只會更凸顯內需市場重要性,甚至改變境內經濟的發展趨勢,這點從大陸31個省份經濟發展出現變化即可見一般。

大陸今年第二季GDP增長率繳出3.2%的優異佳績,成爲全世界GDP最先出現正成長的主要經濟體,其中值得注意的改變是:第二季經濟增長率居前六名的省份,分別是西藏新疆甘肅貴州寧夏湖南等,這些都是屬於中西部省份,顯示內陸省份的經濟開始展現增長潛力,明顯看出這些內陸省份已開始直追沿海省份發展的趨勢。

從這些趨勢的改變,可以發現大陸經濟改革的走向,因此投資人的思路也應該跟着調整,畢竟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是很大的,只要政策持續改革開放,加上國際情勢也出現改變下,投資的方向還是應跟着政策走;在內循環帶起的發展方向下,內需經濟中的相關產業,仍將是發展的重點,更是投資機會的重點所在。

如今時序進入企業財報公佈旺季,目前看來一些消費龍頭股都繳出不錯的成績證明大陸內需市場仍有強力支撐。只是投資人對第二季業績預期多半都已反映於股市,財報結果對股市影響有限,未來幾個月對盤面影響較大的還是中美關係的變化。

不過投資人亦不用對此過度疑慮,因爲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各國央行今年寬鬆方向不會改變,充沛的資金動能仍將支撐股市多頭續行。

此外,日前甫公佈的7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顯示大陸經濟持續溫和復甦,在國內經濟形勢逐步好轉回穩下,預期今年下半年大陸企業獲利也可望呈現正成長的態勢。近期盤面出現的整理,預期是短線漲多後的拉回整理,多頭的格局仍未改變。而在多頭的市場中,股價短期出現回調是健康的現象,不用太在意短線波動

今年大陸股市跟2015年有很大不同,當年市場上幾乎都是靠融資槓桿推動,所以容易崩跌,但如今市場的融資水位低很多,現在佔股市權重的多半都是有基本面的好公司,且法人佔比愈來愈高,A股比當年健康很多,因此若出現拉回整理,投資人可趁機逢低找買點分批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