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關注兩會政策方向 陸股投資氣氛加溫

儘管政協和人大並不是決策單位,也不像中央政治局可以決定重要人事,不過,由於現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於2013年3月就職,且每屆任期爲5年,有鑑於今年兩會是中國十九次代表大會(十九大)換屆前最後一次召開的全國性會議,因此,會議期間不論釋放出政治角力或是經濟改革等相關訊息,都讓投資人相當期待也讓本屆會議更具可看性。

事實上,觀察陸股自2000年以來於兩會召開後1個月股市表現,在政策護航下,A股和H股平均漲幅分別可達5%與6.9%。在高度預期中國官方將力求換屆維穩,並對經濟增長目標區間、利率與財政政策、供給側與結構改革做出部署的帶動下,引領投資人近期對中國股市信心大幅增溫之餘,更付諸行動進場卡位,上週中國股市新增投資者來到48.07萬戶,不僅在中國農曆年後連續3周呈現成長,更改寫自去年9月以來新高的新增。

除了兩會行情持續延燒,中國近期發佈的經濟數據趨穩態勢明確,反映出景氣回暖訊號增強。2017年開年以來,中國一系列經濟數據表現優於預期,消費、投資與出口改善趨勢明顯。上週(3/1)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聯合發佈的最新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達51.6,較前月成長0.3個百分點,不僅連續7個月維持在50的景氣榮枯水準之上,更創下3個月來的波段新高。

進一步就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PMI爲53.3,再較前月上升0.6個百分點,持續高於臨界點;中型企業PMI則爲50.5%,亦連續兩個月站上50臨界點;換從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來看,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高於臨界點,僅從業人員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低於臨界點。

相同強勁的增長勢頭也可以在民間版的中國PMI數據看到。同樣於上週(3/1)公佈的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爲51.7,也較前月回升0.7個百分點,並且已連續6個月處於擴張水準之上,而增速共創下最近4年來次高水準。其中,2月產出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較元月有所回升,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回暖,也引領中金公司跟着上調2017年中國實際與名義GDP增速至6.8%與11.5%。

PMI數據回暖程度超出市場預期,也同步反映在中國企業的亮麗獲利上。根據Bloomberg統計,目前發佈2016年盈利預測的滬深300上市公司中,業績改善的企業佔比超過七成。伴隨中國經濟下行趨勢獲得扭轉,中金公司預估,2017年A股盈利增長預估可達13.6%,H股企業增速更可望由負翻正至13.9%。

在新經濟族羣領跑,深圳A股企業獲利動能強於上海A股。雖然去年下半年以來,A股盤勢由價值股主導,如原物料、能源、工業等跌深族羣漲勢相對強勁,但新經濟獲利增長仍大幅領先舊經濟,如由較多科技、消費、醫療、環保等新經濟產業組成的深圳A股前3季淨利潤成長高達34.5%,動能優於上海A股。看好資金將由價值股轉向成長股,新經濟板塊可望重新引領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