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電動車新勢力 漸受矚目

電動車中國被視爲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政策補貼以及趨勢帶動下,中國純電動車品牌企業加速超車,股價短線或許過熱,但也代表此族羣愈來愈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

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還不到100萬臺,特斯拉以銷售佔比近兩成居冠,現在已是全球第一大市值汽車廠商。雖然上半年電動車前20大銷量排名,中國品牌車企佔比還是很低,但中國市場對全球新能源汽車非常重要,因爲在中國售出的新能源車就佔了全球過半的銷量,也因此本土車企日益擡頭,漸受矚目。

尤其,大陸國務院11月初公佈了新能源車2021~2035年發展規劃預估到2025年,中國將有500萬輛新能源車,銷量佔比預估將達整體車市的20%,更帶動中國造車勢力股價大漲。過去一個月(截至11月25日),理想汽車和蔚來的漲幅分別逾120%和90%,小鵬汽車更大漲220%。

爲什麼市場對這幾家電動車企的追捧力道這麼狂熱?關鍵不只是電動車本身,還有牽涉到電池續航力、充電解決方案(例如充電樁普及與否)的問題。特斯拉若沒有砸巨資,在全球建成2,000多個超級充電站及2萬個充電樁,遠遠甩開競爭對手,也不可能達到像今天的榮景。傳統車企即使發展電動車,但若無法斥資布建完整的快充站性能再好也是大打折扣。

中國新能源車企,例如主要做純電動車的蔚來,也是花錢鋪設充電網路意圖建立類似特斯拉的護城河。但差異在於,蔚來除了有充電樁外,還有換電站,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更換電池。但換電站需要耗費的成本跟管理,比充電樁還貴,曾經評估過換電站的特斯拉,最終還是放棄此模式,改採快速充電。

蔚來考量點是想建立電池的獲利模式,讓電池變成租用不是內建,車主可以用較便宜的價格只買車體,電池則是用租的。小鵬則是主打低價位的「類特斯拉」純電動車,也是走充電樁模式,但和蔚來合作,充電樁可以彼此共用,節省成本。

理想則是「增程式」電動車 EREV(Extended-Range Electric Vehicles),除了純電動車該有的電池、電機電控三大系統外,還搭載燃油發電機,萬一電池電量不足,就可以透過燃油驅動發動機,幫電池充電。在新能源車分類上,理想汽車算是從燃油車往純電動車轉型時期的混合動力過渡車型,仍以電池驅動爲主,不算油電混合車(Hybrid)。

這三大新勢力背後各有互聯網龍頭當重要股東,例如騰訊投資蔚來,阿里巴巴投資小鵬,所以小鵬應用軟體全部搭載阿里巴巴產品;美團則投資理想,騰訊因持有美團大約兩成股份,所以這幾家電動車最終還是迴歸到騰訊、阿里巴巴兩大巨頭所掌握的生態系

因爲電動車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無線傳輸的更新應用,車聯網技術使汽車隨時與辦公室、家、公共設施相聯,實現遠端控制,成爲各種服務和應用的入口,就像一臺裝了四個輪子智慧型手機。騰訊、阿里兩巨頭早已建構完整的互聯網生態系統,擴展至電動車並非難事,未來中國在車聯網的發展速度可能領先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