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估值反彈加景氣 逐步回升爲有利支撐

過去兩年大陸市場內憂外患,整體估值都已經被賣至歷史低位,防疫政策轉向之初,市場會先迎來一波估值修復的反彈,待估值修復反彈告一段落後,預期市場仍需震盪整理,而後迴歸政策面及基本面。2023年預期大陸推出負面政策打壓產業的機率偏低,但中美關係整體仍處於時好時緊張狀態,經濟基本面則將慢慢迎接復甦。

大陸11月的各項經濟數據不佳,預期這情況將維持至少一季的時間。大陸宣佈2023年1月8日擴大解封,參考世界各國開放後的發展,可以推論大陸即將進入疫情感染高峰,至少未來一季的經濟仍會疲弱。但經歷幾個月、待疫情達到高峰之後就會趨緩,屆時將可以明顯看到各項經濟活動的復甦,經濟數據逐步好轉,預期GDP谷底將會落在2023年第一季末到第二季初之間。

除了基本面,大陸政策方向也是重點。日前結束的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着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在10月份中共二十大會議重點強調安全時,市場解讀穩增長不再是大陸新一代領導班底的重點,二十大會議後大陸市場跌至低點。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表態穩增長仍是新一代領導班底的重要方向,並非外界解讀的穩增長不再是政府的目標。

中美關係部分,估計中美關係仍將會時緊時鬆。中美科技戰將很難放鬆,但過去一段時間,美國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造成大陸市場大跌,在ADR部分已經出現曙光,目前美國已可以在香港審計大陸企業的底稿,估計再過一段時間將會有較正面的結果。

2022年大陸資本市場不論是A股還是港股(尤其是港股),都已經修正至歷史底部。防疫政策的轉向,正式宣告大陸經濟將會緩慢回覆到正增長階段。2023年大陸的經濟預估將逐季增長,估計在歐美經濟走弱的狀況之下,出口表現不會太好,因此2023年大陸GDP的增長將很有可能多數是來自消費增長的拉動。

短期市場仍處在估值修復階段,待估值修復告一段落,2023年第一季市場將重新迴歸至基本面,較早復甦、明年重回增長軌道的產業纔有機會脫穎而出。待大陸的感染高峰過去,過去受疫情直接影響較深的產業都會最直接且最明顯受惠。

此外,過去大陸政策打壓產業包括互聯網、教育等,目前已明顯看到政府打壓告一段落,因此這些產業將有機會迎來估值修復。對於明年歐美經濟走弱可能帶來的海外消費力道轉弱而受害的類股,則應該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