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陸工業生產及消費復甦 Q4經濟增速看升

9月大陸製造業PMI爲50.2,重回擴張區間,新訂單指數月比小幅上升至50.5,生產則是主要貢獻項,出口邊際超季節性改善貢獻,對應的是大陸9月出口金額年減6.2%,也較8月提升,其中消費電子相關產品出口顯著改善,鋼材等生產性產品出口也有所好轉。隨着全球去庫存週期接近尾聲,需求的回升有望在2024年繼續拉動大陸出口增長。

大陸服務及消費數據也持續回升,9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51.7,自4月以來首次月增率回升。「十一」長假期間,大陸國內遊客總出行8.26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人民幣(下同)7,534億元,分別較2019年同期增長4.1%和1.5%,人均消費額創2020年以來新高。

大陸車市近期表現較佳,9月乘用車零售202萬輛,年增5%,相較於累計零售1,523萬輛的年增2%有所加速,主要受惠各地新一輪地方短時補貼、促消費政策的效果,同時近期各車廠密集推出新車型也拉動了需求。

通膨數據方面,9月CPI月比上漲0.2%,年比持平,主因爲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核心CPI年增速則維持在與8月相同的0.8%,即使隨着暑假結束出遊減少導致服務價格季節性回落,核心CPI年增速仍保持穩定。隨着居民就業的持續改善及物價基期逐漸降低,2023年底大陸CPI年增速有望逐漸往較正常的1%水準靠近。

金融數據方面,9月新增社會融資額4.12兆元,年增5,638億元,存量社融增速爲9.0%,與8月持平。社會融資優於市場預期的主因,是9月政府債券(新增9,949億元,年增4,416億元)特別是新增專項債處於釋放階段。

9月新增信貸2.31兆元,年減1,600億元,但其中的居民信貸(新增8,585億,年增2,082億元)明顯回暖,主要由居民中長貸(新增5,470億元,年增2,014億元)回暖帶動,反映中國下半年以來持續加碼地產放鬆政策、推動降低存量房貸利率,讓居民房貸提前還款的狀況有所緩解,這也將有助於居民消費支出的復甦動能。

近期市場也關注大陸地方政府化債方案的進展,新一輪的特殊再融資地方債進入密集發行期,主要涉及償債壓力較大的天津、貴州、雲南、陝西等超過十個省份,預計發行規模將達1.5兆元,規模將超越上一輪(2020年到2022年中)的化債規模1.2兆元。

隨着化債方案完成,將有效舒緩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增加地方資金流動性,降低地方信用風險。

在持續推行地方政府化債的同時,大陸政府也還有空間提升中央的債務槓桿、加碼財政支出。若大陸政府能額外發行國債(例如2020年疫情期間,曾發行1兆元的特別國債,主要用於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等),加大基礎建設投資,將有助於2023年第四季至2024年刺激經濟增長進一步提速。

中國經濟增速自7月以來重新開始回升,9月~10月的最新數據顯示,復甦的勢頭仍然較強,隨着8月下旬以來密集推出的各項經濟刺激政策效果在第四季逐漸顯現,可望推動中國經濟增速在第四季至明年持續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