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林天文臺 開放學生申請觀測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臺未來將在亞洲天文教育扮演積極角色。(中大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臺未來將在亞洲天文教育扮演積極角色,圖爲國內高中生參訪鹿林天文臺。(中大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教育部支持下,中央大學要在亞洲天文教育扮演更積極角色,位在海拔2862公尺的鹿林天文臺,預計9月起,小規模開放讓中學生大學生申請進行天文觀測,他們上山交通住宿由中大負責;1年後,正式開放讓更多學生申請前往。

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安德莉亞(Andrea Ghez)就說,她小時候志願是未來當一個芭蕾舞者,但父母送她一支望遠鏡,她第一次看到月球表面構造,從此着迷於天文和科學。由此可見,兒童青少年興趣的啓發是多麼重要。

TTSS計劃培育科學新人才

天文學在21世紀已是帶領科學創新的前沿領域,但在臺灣中學課程中,天文僅是地球科學的一小部分。中央大學在教育部支持下,推動臺灣科學特殊人才提升計劃(TTSS),其中一個任務是在各個環節增加天文教育的元素

中大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說,TTSS計劃從2020年1月開始執行,招募中大天文所學生爲志工小學去,在晨光時間透過說故事實作來落實天文教育;中大天文所教授也針對高中生設計課程,並提供選修,有桃園武陵高中及臺北中山女中、北一女、成功高中、建中及師大附中等6校學生參與。

葉永烜說,中大在玉山國家公園的鹿林前山設立了鹿林天文臺,目前有40公分口徑的望遠鏡,希望再從教育部或企業爭取約4000萬經費,增建1公尺口徑的望遠鏡提升觀測力。

東南亞跨國遠距觀測也OK

葉永烜說,TTSS計劃今年7月起進入第二期,中大將在亞洲天文教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預計9月起,鹿林天文臺小規模開放,國內中學生及大學生提出的觀測計劃只要經審覈通過,前往山上的交通及住宿由中大負責,觀測也有老師指導;1年後,正式開放給國內學生申請前往觀測。

同時,鹿林天文臺也將提供東南亞國家的學界教育界進行跨國遠距觀測,他們也可派人到鹿林天文臺實地觀測。

臺北市成功高中校長孫明峰表示,國內高中教育,天文學僅是地球科學一小部分,有興趣的人也比較少,學校要單獨開這門課很困難。若大學願開課讓各校高中生選修,他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