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完整 競爭優勢非靠補貼

新華社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不單爲全球消費者提供多元化選擇,也協助更多國家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和永續發展。中國汽車業向新能源轉型的先發優勢,正在轉化爲帶動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新動能。

報導稱,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製造業規模連續十多年高居全球第一位,相關優勢體現於新能源產業上,就是擁有涵蓋從材料研發、工程設計到製造管理、總裝整合的全產業鏈,形成一批契合「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要求的汽車產業羣聚佈局。

此外,中國一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的地區,基本上已形成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打造出由整車企業帶動、配套先進智慧網聯產業鏈,以及優越產業政策環境的產業生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完善與聚集,以及充電設施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提供有力支持。

報導以安徽合肥爲例,新能源汽車整車佈局全面,形成包括國企、民企、造車新勢力企業與外資企業在內的6大整車企業、產業鏈產值逾人民幣1,000元的產業聚集,車企願意落腳合肥,主因當地產業鏈和汽車產業關聯性非常強,擁有較強顯示器、晶片、人工智慧、電池等相關產品生產能力。

報導稱,動力電池是江蘇省常州市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競爭力最強的一環。常州市政府提供的資訊顯示,如果把動力電池產業鏈拆解爲32個主要環節,常州聚集了其中31個,產業鏈完整程度接近97%。從正負極、隔膜、電解液到電芯,常州有30多家全國乃至全球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產業規模超過1,700億元。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完善和聚集,以及充電設施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援。2022年2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突破1,000萬輛,2023年7月突破2,000萬輛。從第1輛到第1,000萬輛,耗時27年;而從第1,000萬輛到第2,000萬輛,僅用了17個月。

2023年,德國大衆集團(臺灣稱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將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落戶合肥。大衆汽車集團近年來在合肥持續加碼佈局,成立整車製造基地、設立獨資研發公司、建設電池系統工廠,致力於將合肥打造成除德國之外的新能源汽車先進生產、研發和創新中心。大衆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表示,大衆正在全面融入中國的產業生態。「在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中,高速發展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瑞士《新蘇黎世報》日前發表評論文章稱,全面禁止中國科技的做法不符合自由市場原則。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能給西方帶來好處,他們會激發西方企業動力,例如「德國大衆並不是平白無故地到合肥開設一個巨大的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