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評比經開區 蘇州工業區奪冠

蘇州工業園區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排名第一。圖爲空拍蘇州「秋褲樓」。(中新社資料照片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街景。 (中新社資料照片)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向好。圖爲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及東人工島景象。(中新社資料照片)

大陸商務部近期完成2017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考評,對全大陸共219個國家級經開區,依2016年產業基礎科技創新等多面向進行總體檢與量化評價,最終綜合評價由蘇州工業園區奪冠,2、3名則爲天津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考覈也顯示這些開發區的勞動生產率已達每人44.6萬元(人民幣,下同),遠高於同期大陸平均9.5萬元水平

中新網引述大陸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李勇說,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被視爲大陸改革試驗田與開放先鋒隊伍,這次評估相當於「體檢報告」,藉此推動經開區加快發展,進而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大陸官方此次對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考覈評價,主要細分爲產業基礎、科技創新、區域帶動、生態環保、行政效能5大面向,分析整體趨勢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對經濟發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在產業基礎方面,2016年219個國家級經開區的生產總值共達8.2兆元,佔國內生產總值11%,其中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約佔4分之1;創新驅動部分截至2016年底,其中的高新技術企業達1.4萬多家,佔全大陸13.7%,換算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50件。

京滬商務園區看好

觀察節能減排部分,國家級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明顯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就開放經濟角度,這些國家級經開區利用外資金額約佔全大陸20%;進出口總額超過7200億美元,接近同期全國進出口總額的5分之1。

另外不動產公司世邦魏理仕9日也在上海發佈《產業崛起之地──中國商務園區解讀及主要市場競爭力排名》報告,認爲攸關產業升級、科技創新核心的「商務園區」成爲近年房地產市場炙手可熱的地產類型,包含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南京武漢重慶、蘇州等,依次爲大陸商務園區發展競爭力的前1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