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青年擇偶重視健康和能力 女比男更願意等對的人出現

大陸青年擇偶最看重健康和能力。(示意圖/CFP,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近日有報告指出,當代的大陸青年擇偶最看重健康和能力,對另一半的學歷家庭背景、收入跟地域關注度普遍較低,有別於傳統社會注重「門當戶對」。有近七成青年擇偶「願等待不願將就」,其中,女性比例更高於男性。而青年單身的主要三大原因,則是交友圈小、工作忙和不主動「追求對象」。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跟「青年之聲」婚戀服務委員會21日在北京聯合發佈《當代青年羣體婚戀觀調查報告》,在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的青年中發放調查問卷,最終獲得有效問卷3082份。這份報告從「青年擇偶觀、戀愛觀、婚姻觀、生育觀、婚戀倫理觀以及青年婚戀服務活動的看法」六個方面對青年婚戀觀進行了分析

調查發現,健康和能力是男女青年都比較注重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男女青年對對方的學歷、地域、家庭背景跟收入的關注度普遍較低,跟傳統觀念中的「門當戶對」已不盡相同,當代青年擇偶呈現更加多元化特點,更注重「內在的匹配度」,也就是所謂的靈魂伴侶(Soul Mate)。

報告顯示,因大陸人普遍早婚,有50%的青年表示,單身期間最大壓力來自於「家人的催婚」,其次是「社會輿論」,第三是「自我壓力」。如果一直未找到理想結婚對象,70%的青年會選擇「繼續等待,直到找到理想的人才結婚」,其中,選擇「繼續等待」的女性青年比男性青年更多。

▼對單身的人來說,最大的壓力來自「家人的催婚」。

在青年戀愛觀方面,七成以上男性青年會主動追求愛情,女青年中主動追求的只有三成多。而在青年婚姻觀方面,男性青年對婚姻的認同度比女性青年高,半數男性青年表示對婚姻「很有安全感」。調查發現,68%的男性青年認爲「結了婚人生才圓滿」,而女性青年選擇該項的比例爲49%,其中,有36%的女性青年認爲「單身也很幸福」,持有此觀點的比例是男性青年的兩倍。

在青年生育觀方面,當代青年傳統的生育觀仍佔主流地位,「二孩」政策深受青年歡迎。根據本次調查顯示,多數青年認爲「夫妻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傳統家庭」是「最期待的家庭模式」,僅有6%的青年選擇當頂客族( DINK / Double Income, No Kids)。由此可見,中國傳統的生育觀依然影響當代青年。在全面「二孩」的政策背景下,近六成青年表示希望生育兩個小孩。此外,59%的青年表示婚後兩年內想要生孩子。

調查顯示,青年對網戀以及婚戀網站、交友App的認可度較低。73%的青年選擇透過公家機關舉辦的聯誼會來交友,11%的青年選擇「社交App」,6%的青年選擇「婚戀相親網站」,2%的青年選擇「電視相親節目」。調查發現,有75%的青年對公家機關舉辦的聯誼活動表示支持和認可。

▼現代許多青年都透過婚戀網站、交友App等管道來認識對象。(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