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騎跡/生態林業縣

前言

綠色騎跡是一個費時7個月,橫跨歐亞大陸13國,16,336.2公里的單車旅行騎單車並邀請當地人一起多種樹,已經完成335棵樹在我們經過的路上,希望透過這個活動來呼籲更多人來重視環境變遷的問題。我們也將後透過文字來分享這趟旅行的所見所聞與感動,也希望大家能一起來做環保護地球!

圖、文/張晏鍾

平涼 ─ 靜寧 里程:111km

辛苦上山換來的就是爽快下山,這邊路況不錯大家都加足了馬力一路狂飆。過了個山頭風光有些不太一樣,兩面山頭就像左右春聯一樣,放有巨型宣導字樣"治理水土流失"以及"加強生態建設",這就說明了這個區域的政府正在推行的政策。大部分看到的都是希望人民可以更文明或是提倡兩性平權的思想,第一次看到有以生態保護爲主軸的訴求,讓我對寧夏省開始另眼相看了!

如果光說不做就是作秀了,不過這裡看起來像梯田山丘,開始種起了一株株的樹苗,爲這不協調的大地注入重生的希望。在有路陪伴的馬路上享受山林風光,一路下坡還有戰利品可以撿,這些掉在馬路上的是一包包的餅乾,跟剛纔在山洞中看到掉落一地的是同樣的東西,剛好拿來幫午餐加菜。

過了六盤山就屬於隆德縣,這裡也是我們看到座多苗圃園的地方。難得可以碰到培育樹苗的源頭,我更要把握機會去請教專家,接下來甘肅與新疆一代的氣候環境將越來越嚴峻,人和植物的生存都將要面臨很大的挑戰,所以找到合適的品種以及用對的方法來種就顯得更加得重要了!

在一位苗圃園李老闆的介紹之下,我們才知道原來隆德縣是"生態林業縣",不只是政府用退耕還林政策來支持,民間也會在暑假期間投入綠化造林行動武洋告訴我們在他小時候課本都說大西北是一遍荒漠,但現在看過去已經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成果已經非常顯著,李老闆還說最大的變化就是連夏天都跟着清爽起來了!

武洋瞭解到我們這次不光只是個單車旅行,更希望邀請更多的人一起來種樹,喚起大家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視。他要老闆不要收我們的錢,算他也要參與一份幫我們出錢,而李老闆這時說道:『你們這個活動也算我一份吧!...』,這時大家都笑了!感謝李老闆對於我們活動的大力支持,免費贈送我們四株耐寒又耐旱的"紅葉小柏",也讓我們真正瞭解到,大陸已經有一羣人意識到,開始爲環境的保護付出實際的行動,真是教人敬佩又感動!

看到路中央高掛着"甘肅人民歡迎您",不到一天的行程我們從甘肅進到寧夏,了從寧夏又再回到甘肅了。這裡的景色依山傍水,美得就像一幅畫一樣,但仔細觀察會發現怎麼會有樹和農田都泡在水裡?附近就有一處水庫,讓人想到當年爲了三峽大壩也讓不少民宅、古蹟也都沉入水底,該不會在這裡也即將要上演同樣戲碼了嗎?

靜寧縣就未在水庫下方的山谷中,面積不算大,從山上就能眺望整個城市樣貌。我這次帶上路的GPS,除了可以方便我們得知目標城市的剩餘里程,在平涼時也是透過它找到當地的出入境管理局。用它查了縣城內教堂的位置,結果這次目標位置沒有任何教堂,路上碰到一位騎自行車的姚老師說要帶我們去教堂,於是就跟着他背後來到市區外的一處高地上

高地上有座公園和劃分清楚的一塊塊菜園子,而教堂就藏身在這些菜園之中,三顧茅廬後纔等到教堂有人出來,但結果無法讓我們在裡面過夜。於是姚老師開了他的菜園子讓我們在裡面搭帳篷,幫我們去提水來,還拔了一大把他自己種的青菜要爲我們的晚餐加菜,實在太讓人感動了!

夜深了,菜園馬上就融入在黑夜之中。還好有TOPEAK的超亮車燈爲我們留一盞燈,晚餐大夥就在姚老師的"開心農場"內席地而坐,渡過一晚"田園"生活。

完整文章只在: http://www.bike-egg.org/2012/05/15.html官方網站: www.bike-egg.org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BikeforEGG

►►►每天種下一棵小樹,180天內從北京騎單車騎到羅馬,張晏鍾、陳麒文花樂梅要啓動「綠色騎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