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射三支箭 明年房市將偏緊

大陸市價升量跌。圖爲2017年重慶房交會,吸引不少民衆前往關注。(中新社

大陸地方土地出讓金大增,圖爲成都春熙路地塊,被地產公司拍下。(中新社資料照片

房地產相關貸款佔大陸銀行業貸款的39%。圖爲民衆在銀行諮詢理財產品。(中新社資料照片)

大陸房市大洗三溫暖

大陸2020年重大房市政策

12月18日結束的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房地產市場射出三支政策之箭:一是收緊貨幣供應量、二是嚴控建地侵佔耕地、三是堅持房住不炒。可以想見,經過今年房市的「一波(疫情)三折(跌、漲、跌)」後,大陸中央明年的房地產政策將更加謹慎小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明年房市政策拋出前所未有的「緊縮」訊號:首先,在明年的貨幣政策上,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M2增10.7% GDP僅2.1%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11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217.2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10.7%(6月底年增8.5%),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2.5個百分點。顯示,在「抗疫復工、救經濟」的考量下,大陸今年的貨幣供應量增幅是異常大,相較今年預估2.1%的經濟成長率,明顯是過高了。

大陸中央增加貨幣供應量主要是協助實體經濟抗疫,但在金融體系慣性運作下,大部分增加的貸款還是流到房地產市場;11月底,大陸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534億元,而去年同期只增加6831億元。經濟過冷、房市過熱,這絕對不是大陸中央要的經濟發展方向

其次,在土地供應量上,今年大陸地方政府可說是發了防疫財,靠出售土地荷包滿滿。據居易研究院統計,1至6月,大陸40城土地出讓金累計收入14958.8億元,同比增長12.8%,影響所及,就是房價起漲;果然,6月份,大陸70城新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創2019年7月以來的新高。

打房奏效 地價連5降

擔心房市過熱阻礙加發的貨幣流向實體經濟,大陸中央立即出面打房。先是7月24日,副總理韓正召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瀋陽、成都、寧波長沙等10個房價上漲最兇的城市政府負責人蔘加座談會,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還警告他們不能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更重申,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接下來,7月1日至9月30日,大陸共有44個省市67次推出打房政策,包括限售、限購,提高貸款和房產轉賣門檻;到了11月,40城土地出讓金已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中央收緊土地供應量的政策開始見效。

疫情襲 房市洗三溫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劃下建地供給量紅線:「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範耕地佔補平衡(注:建設佔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應補充劃入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未來,地方政府想再隨便賣地,恐非易事

在疫情和政策的交互作用下,大陸房市今年是大洗三溫暖:先是2月疫情爆發後,據克而瑞資訊集團的統計,2月份,北上廣深總成交量年減73%,二、三線城市總成交量年減78%;接着,就是連續4個月的一片漲聲,然後是7月以後的各地打房。

展望明年房市,疫情和政策仍是兩大主導因素;因此,明年房市投資,「穩」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