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顧立雄等提國會調查權法制化 先杜絕濫權

顧立雄等綠營立委提國會調查權修法,但當前朝野惡鬥局面未解,貿然端出「不理國會傳喚作證就開罰」這把尚方寶劍,立委權力擴張,恐讓國會調查變成政治鬥爭白手套,國會殿堂淪爲有權無責的政治刑場。(本報系資料照片)

國會調查權法制化修法是要終結國會亂象,還是反而讓立委更有機會濫用調查小組進行政治鬥爭?

民進黨立委顧立雄等18人爲國會調查權法制化,提出了《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修調查權之行使、聽證權之行使及罰則等三章,中央警察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前立法院法制局長羅傳賢今日投書《中國時報》時論廣場指出,國會調查權是一種非常態的立法資訊權,此次修法是否會給立委濫用調查小組的權限進行政治鬥爭,是此次修法在實效與可行性上特別值得商榷的地方。

作者表示,國會調查權是一種非常態的立法資訊權,發動原因往往在於立法與行政權的互信遭到破壞,反對黨即予發動調查以查明真相或揭發弊端,並進行政治宣傳,使被調查人的誠信和聲望受挫,因此調查權的目的是政治制裁,而非法律制裁;因此制度設計必須特別注意是否會被濫用。

另外作者也強調,調查與聽證兩者具有體用的關係,只有特定專案調查時,始能啓用具準司法性質的聽證,而絕大多數議案審查僅舉行公聽會即可;他建議,要特別注意立委們是否能辨明聽證與公聽會的差異,而不致濫用聽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