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分析南方澳斷橋原因:主樑斷裂後引發連續倒塌

南方澳跨海大橋崩塌。(圖/記者林振民攝)

記者馬叔安綜合報導

針對南方澳斷橋事件大陸學者衛兵戴飛通過殘骸影片分析,推論橋樑坍塌的原因包括吊杆釋放後拱頂回彈,以及主樑與拱連接處相向位移,導致主樑和拱整體支座上滑落。建議加強吊杆與拱圈和主樑連接處的強度檢查,及時發現吊杆鋼結構鏽蝕或疲勞引發的強度損失

▲彭衛兵。(圖/翻攝自《中國公路學報微信公衆號)

《中國公路學報》微信公衆號2日刊出浙江工業大學彭衛兵教授、戴飛教授等人合著的文章《基於殘骸和視頻臺灣南方澳大橋事故倒塌分析》,文章寫道,「在油罐車駛過跨中後不久,跨中靠右側第一根吊杆與拱圈連接部位最先發生斷裂,爲本起事故的起始破壞點。」

▲戴飛。(圖/翻攝自《中國公路學報》微信公衆號)

文章指出,主樑在吊杆破壞後,由於彎矩持續增加,主樑撓度立刻增大;變形增大到一定程度在跨中產生塑性鉸,主樑出現裂縫;隨着撓度繼續增加,裂縫開展;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主樑突然發生斷裂,結構在斷裂處發生不連續相對轉動變形;主樑斷裂後,結構變成可變體系,發生連續倒塌。

▲南方澳跨海大橋崩塌,空拍畫面。(圖/記者林振民攝)

文章分析,澳跨港大橋坍塌,可初步推斷是大部分吊杆存在損傷,某一吊杆斷裂後,損傷後的吊杆無法承擔主樑自重引發的各吊杆內力重分佈帶來的各杆內力的增加,進而引發連續倒塌。文章並建議,建議加強系杆主樑與相鄰跨主樑的連接,避免系杆拱上部結構整體滑落。

文章的合作者還包括浙江工業大學青年教師李翠華博士,以及兩位研究生朱志翔陳林

時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襯托妳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