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鬆口 解禁日本核食起手式?先看日本首相前車之鑑

日本首相菅義。(新華社資料照)

萊豬進口後,外界擔憂日本核食即將叩關來臺,駐日代表謝長廷表示,「核食」不會開放,但科學鑑定沒有輻射的食品就應該開放,而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樑文傑也指出,只要符合檢驗標準,不可能永遠不開放。對照兩人說法,可以發現民進黨似乎要爲核食進口解套,若民進黨要依科學標準來說服臺灣人民,可以看看日本首相菅義偉,就算東京電力保證核污染廢水問題,但他還是不敢喝。

由於明年是東日本地震10週年,據聞日方盼臺灣在3月11日前,開放福島5縣市食品進口。對此,謝長廷5日受訪時表示,「我的感覺,因萊豬關係不會這麼快開放,可能等萊豬問題告一段落才討論。」強調政府一定是人民健康第一,「核食」不會開放,但若沒有輻射污染的食品就應開放。至於是否含輻射,就用科學方法鑑定,應採歐美先進國家作法,而非採取大陸立場

無獨有偶,樑文傑5日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上表示,臺灣不可能永遠不開放福島等5縣市的產(食)品,但必須要有一個科學標準,若不開放,「要告訴日本人說,臺灣在你們這一批貨裡面,檢出來有幅射超標」,但據瞭解,目前爲止這幾個縣的產品,在日本是沒爆出幅射超標的問題,「所以對日本人來說,會覺得你們臺灣人很奇怪」。

不管是謝長廷還是樑文傑,對於核食議題都提出檢驗的「科學標準」,似乎是民進黨要爲開放核食的起手式,就如同進口萊豬模式昨非今是,以前沒有所謂的國際標準,現在卻有,而理由是「時空背景不同」。

如果民進黨真的要依此說法來解禁核食,那大可看看日本首相菅義偉的前車之鑑。根據日媒《朝日新聞》3日報導,菅義偉9月26日視察福島第一核電廠時,看到淨化處理後的污染廢水,問道,這個水喝了沒關係嗎?東電工作人員迴應,有稀釋就沒關係。

即便工作人員打包票,菅義偉最後還是沒有喝下淨化後的污水,《朝日新聞》報導中還譏諷菅義偉,認爲他應該要喝下去,否則怎麼證明處理過後的水安全可靠,就算排放到大海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此外,樑文傑也在節目中強調,臺灣被排除在經濟規模最大、涵蓋人口最多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之外,因此很多人都認爲臺灣一定要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才行,但CPTPP是日本主導,雖然核食不一定和CPTPP有關,但要其他國家願意讓臺灣加入,若臺灣真的不開放核食,那就必須說服日本是以什麼國際標準來判定輻射超標。

樑文傑提到,臺灣人常去日本,其實在日本吃到福島等5縣市的產品可能性,會比在臺灣國內還高,但他也坦言,現在還不是討論核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