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訪陸》參觀抗戰館 提胡錦濤曾這樣說國民黨軍隊

前總統馬英九(左)率大九學堂青年學子一行,今天(8日)上午由大陸國臺辦副主任潘賢掌陪同,參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藍孝威攝)

前總統馬英九率大九學堂青年學子一行,今天(8日)上午由大陸國臺辦副主任潘賢掌陪同,參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盧溝橋。馬英九在參觀抗戰館時,引述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在抗戰60週年提到「正面作戰是國民黨軍隊、敵後作戰是共產黨」。對於有觀點認爲《開羅宣言》只是新聞稿性質,並非國際條約,企圖藉此證明「臺灣地位未定論」,馬英九重申,這麼講的人,完全沒有國際法常識。

當馬英九一行抵達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陪同講解,首先感謝馬英九對抗戰史的重視。馬英九回說:「那當然,臺灣人沒有缺席對日抗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宛平城,是全大陸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不過,這座抗戰館書寫對日抗戰的角度,是從共產黨的史觀出發。2014年7月7日七七事變77週年,已故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當年參觀時,還曾當場嚮導覽員抗議。

馬英九參訪時,引述大陸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對日抗戰60週年活動中提到「正面作戰是國民黨、敵後作戰是共產黨」。當時胡錦濤說,「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着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

展館內有一幅照片,攝於1943年11月25日,畫面上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會後在1943年12月1日發表對日作戰的新聞公報(Press Communiqué)通稱「開羅宣言」。

《開羅宣言》的主要內容是,中、美、英三國對日作戰的目的在於制止和懲罰日本的侵略;剝奪日本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在太平洋上奪得或佔領的一切島嶼,使日本強佔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和澎湖羣島等歸還中國。

外界有觀點否定《開羅宣言》的有效性或存在性,認爲只是新聞稿性質,並非國際條約。馬英九駁斥,「《開羅宣言》也出現在日本、美國和聯合國的條約集,這是跑不掉的,有人說那不是條約,只是歷史性文件,那是完全沒有國際法常識的人!它當然是條約!」

導覽員向馬英九介紹當時臺灣民衆參與對日抗戰的歷史。館內陳列了當時原住民賽德克族人和臺灣漢人所使用的刀具。馬英九說,「當時日本軍隊數量比我們多很多人,但還是用毒氣來攻擊。」

回望歷史,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主戰場在中國大陸,但臺灣與對日抗戰歷史的連結,在電影「賽德克巴萊」中,也重現原住民捍衛家園犧牲的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