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再提「九二共識」:蔡政府勿讓臺海步向戰爭邊緣

▲前總統馬英九。(資料照/記者周宸亙攝)

記者徐政璿/臺北報導

今天(25日)是端午節,前總統馬英九上午在臉書表示,今天也是韓戰70週年,他呼籲大陸當局應立即停止對臺武力恫嚇,蔡政府更應慎思明辨,以人民爲念,讓兩岸重回「一中各表/九二共識」的基礎,勿讓臺海步向戰爭邊緣

馬英九表示,「朝鮮半島」與「臺灣海峽」長期被視爲東亞火藥庫。日前北韓炸燬兩韓聯絡辦公室,又讓朝鮮半島戰雲密佈臺灣海峽則因兩岸關係惡化,中共戰機頻繁繞臺,令人擔憂再成爲東亞「燃點」。蔡政府更應慎思明辨,讓兩岸重回「一中各表/九二共識」的基礎,切記兵兇戰危的歷史教訓

馬英九臉書全文

今天是端午節,也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最近兩韓關係緊張,世界關注;70年前的今天,就是韓戰爆發日。1950年6月25日,北韓朝鮮人民軍在清晨大雨中越過北緯38度線南侵,9萬兵力3天內直搗南韓首都漢城。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不僅改變東亞情勢,也對中華民國造成深遠影響。

怎麼說呢?韓戰爆發前8個月,1949年10月25日,中共近萬解放軍暗夜進犯金門,在古寧頭登陸與國軍血戰3晝夜,最後共軍5千餘人陣亡、近4千人被俘,全軍覆沒。蔣中正總統聞訊喜極而泣說:「臺灣安全了」;毛澤東則坦承此爲國共內戰兩年來最大敗仗。爲了雪恥,中共原計劃動員60萬大軍「解放臺灣」,卻因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颱灣,共軍兵力投入「抗美援朝」作戰,使得原定「解放臺灣」之戰被迫延後。1953年7月韓戰停戰後隔年底,臺灣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共更無法輕易出兵攻臺。這一拖,就是70年而無法得逞。

韓戰使中共無力攻臺,蔣中正總統得以在1945年光復臺灣,1949年保衛臺灣之後,1950年開始全心建設臺灣。在他的推動下,1950年10月22日,花蓮選出第一屆民選縣長民社黨楊仲鯨,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第一次,以1947年剛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第129條所規定的普通、平等、直接、無記名投票方式,所舉辦的縣長選舉。隔年1月7日,當時爲省轄市臺北市,選出第一屆民選市長─無黨籍吳三連。其他各縣市首長也於1950年至1951年間一一選出,開啓了臺灣70年的地方自治,不僅領先世界很多國家,也迴應了228事件後民間菁英一致希望縣市長民選的要求。

在當時風雨飄搖之際,蔣總統有如此勇氣魄力,尊重民意,推動臺灣(含日據時期)、也是全中國從未辦過的縣市長選舉,令人佩服其遠見。縱觀日後臺灣政治領袖,不分黨派,幾乎都是從地方選舉出身,蔣中正總統推動地方自治,培植了大量政治人才,爲臺灣的民主化奠定堅實基礎。

1950年至1953的韓戰,雖爲臺灣帶來喘息機會,但國際局勢仍是動盪不安。蔣總統除毅然決定推動縣市長選舉外,還進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等一連串土地改革,以及成立「臺灣省保護養女運動委員會」,展開保護養女法制化工作。這些在當時被視爲石破天驚之舉,對臺灣的民主改革、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都有極大貢獻。近年打着「轉型正義旗幟一面倒謾罵羞辱蔣中正總統的人,不應漠視這些建設臺灣的政績,該還他一個公正的歷史評價。

「朝鮮半島」與「臺灣海峽」長期被視爲東亞火藥庫。日前北韓炸燬兩韓聯絡辦公室,又讓朝鮮半島戰雲密佈;臺灣海峽則因兩岸關係惡化,中共戰機頻繁繞臺,令人擔憂再成爲東亞「燃點」。韓戰70週年的今天,我呼籲大陸當局應立即停止對臺武力恫嚇,蔡政府更應慎思明辨,以人民爲念,讓兩岸重回「一中各表/九二共識」的基礎,切記兵兇戰危的歷史教訓,勿讓臺海步向戰爭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