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中美合資車」衝擊最大! 董揚:中國車企不用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圖/翻攝自汽車縱橫)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美貿易戰逐漸升溫,雙方措施清單中,都包含汽車產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接受採訪時指出,中國向美國出口比例遠低於進口比例,出口多也是中美合資車企所產的汽車,如果真的爆發大規模貿易戰,那大家都會有損失,其中美國在大陸的合資車企將受到衝擊最大,「中國汽車產業並不需要懼怕」。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董揚指出,「雖然還不清楚美國汽車業態度,但它們很清楚大陸是最大市場,如果民族情緒造成銷量影響,那就會對企業發展增加難度。」被問到美方提出中國應該實施相同的關稅水平稅率2.5%),降低汽車進口關稅,他說,將對產業造成不利影響,但關稅降低後,可能日本韓國德國人分到了一杯羹,美國車卻得不到最好的結果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大陸當前重點推動的新興產業之一。(圖/CFP,下同。)

據瞭解,美國政府當地時間3日依據「301調查」,宣佈將對原產於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涉及約500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中國政府迅速反制,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農產品、汽車、化工品飛機等進口商品對等採取加徵關稅措施,稅率爲25%,涉及2017年自美國進口金額約500億美元。

進一步觀察中美雙方的措施清單中,都包含汽車,瞬間成爲產業界關注的重點。董揚指出,經過計算,大陸進口美系車大排量、高檔爲主,如果降價20%,價格勢必會傳導至大陸生產的汽車,預計全部車型平均降價5%以上,影響利潤20%以上,作爲既得利益者,通用、福特等合資車企也將受到衝擊。

董陽還說,美國應該好好把握中國汽車市場,中國政府、民間資本大量支持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希望世界大車利用好中國開放的機遇,共同發展這塊市場。畢竟,中國政府推動力度大、產業協調合作能力強、每年還有大量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在新技術的發展中,初期市場很重要,中國市場也將推動全球性的技術進步。

▼董陽認爲,美國應該好好把握中國汽車市場。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