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25-34歲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在中國,25-34的年輕人可能已經開始計劃結婚,買房生子,然而美國年齡人們又在做着什麼樣的事?

家庭Family

70%的25-34歲美國人已經獨立居住,但仍有30%與父母和家長住在一起。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爲,美國人18歲就搬出父母家開始獨立生活,但其實有30%是到30歲仍然跟父母住在一起。通過與當地人的交流發現,很多人與父母同住的原因,一是覺得租金壓力較大,二是父母怕孩子年少時與朋友獨立居住會學壞。

57%的25-34歲美國人已經結婚

這個結婚率是相對較低的。而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城市,結婚率比57%還要低,主要因爲這些城市生活成本較高,很多人在30歲的年紀選擇繼續讀書或繼續追求事業上的進步,結婚並不是他們生活的重點。

結婚在美國人看來就是法律合同,其實跟之前熱戀期的那種卿卿我我完全不同,很可能男女雙方(男男女女都行)各有各的律師提前做財產信託公證,避免婚後糾紛撕破臉的時候扯不清。

對於這種處事方法,中國人可能很難拉下臉來在扯證的時候談這個,畢竟誰也不想結婚的時候就琢磨着離婚了算計誰;however,美國人就覺得這是理所應當。

47%的25-34歲美國人已經有了孩子,33%目前不準備生孩子。

從數據上看,30歲仍然沒有孩子的美國人是佔多數的。也許我們不應該自己給自己設檻,認爲30歲前必須要結婚生子,30歲的年紀人生還可以有很多其他可能性

但這在中國家庭父母看來:99%零容忍!

金錢Money

25-34歲的美國人平均年收入爲:39,000美元

在美國年薪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中收入最高的職業,年收入是平均數的10倍。

75%的25-34歲美國人有車,只有33%的25-34歲美國人買房

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車在美國絕大部分地區是生活必須品,所以美國人買車的比例相當高,沒車幾乎等於“殘疾寸步難行”。

只有33%的30歲美國人買房。美國的學區規定,只要租住在這個區域,就可以上這個區域的學校,所以美國人爲了孩子上學而買學區房的需求較小。同時,美國買房需要每年交房產稅,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所以對很多人來說,租房更合算。

加州,25-34歲美國人一家的月生活費爲3500-5000美元

如果與他人合租月租金大概在1500美元左右。如果是一個家庭租房,月租金會達到3000美元。所以租金在生活成本中佔比很重。

一個美國本地的報道說:一家美國中部的人嚮往加州的好天氣,於是放棄了不錯的工作南加州定居,但是來了發現人才競爭異常激勵:在中部大都是美國本地人競爭,但是在加州幾乎是聚集了世界的精英在搶工作,如果不是稀缺性崗位真是拼得頭破血流,兩口子每月省吃儉用也得3000刀剛性支出。

所以很多加州的創業公司也因此往德克薩斯州轉移,休斯敦就是個最好的例子,人才涌入量近年來一直在飆升。30萬美元你可以在富庶的牛仔之鄉住個超級大豪宅了,大到你可能得僱人打掃房間。

房屋Housing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們也許早已淡忘了去感受自然。感受綠色茂林深處的清幽和寂靜,伴着耳畔清脆的鳥鳴搜尋和捕捉我們似乎已經失去的自然。

25-34歲美國人一年出國旅遊2-3次,美國國內旅遊一個月一次

每一個長週末,都是他們Roadtrip的好機會大峽谷黃石等國家公園,都是國內旅遊的好去處。一年出國旅遊2-3次,亞洲歐洲都是他們的目的地。不一定是豪華遊,很多人會選擇住青年旅舍揹包客,去體驗當地風情。

美國這個國家本質上來說骨子裡是遊牧的基因,就是閒不住到處跑,房車幾乎是家家必備的旅遊工具。因爲美國西部開發結束了,世界也摸的差不多了,就開發太空遊、月球預定、火星旅途——這都是順理成章的事,美國人性格就這樣,真不是靠教育出來的:我想長大當個科學家!而是:這麼多地兒還沒去野呢,只能好好研究怎麼去了~

美國人最受歡迎的休閒娛樂活動

除了棒球高爾夫球,拳擊,跑步,他們也愛衝浪,射擊,攀巖滑翔傘。當然,看美劇也是很多人喜愛的休閒娛樂方式。

但美國即便是參加奧運會這種頂級賽事也都是大學生,這些美國的參賽選手在賽事結束後還要回到所在大學繼續完成學業,可能和你一起做presentation的組員,上週還在參賽,這周就飛回來和你一起答辯了。全民參與,學生參賽,文化體育兩手抓——這就是體育強國之路上我們需要學習的。

8%的25-34歲美國人仍然在讀書

MBA的平均年齡是30歲。很多同學在美國讀研時,都會看到比自己大很多的美國同學,對他們來說,工作幾年後再回到學校讀書,既可以有針對性的學習,也可以拓展自己的職業人脈。如果你也已經工作,過了25歲,千萬不要讓年齡限制了你的發展,只要自己不給自己設限,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

美國人的教育理念沒有說“應屆申請”和“往屆申請”的規矩,教育在美國人看來是一輩子的,很多公立大學比如UCB和UCLA這種頂級世界學府,公民再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爲產業轉型必然導致失業,那再就業不能離開教育。

無論是修學分還是修學位,哪怕是刷個certificate做跨界準備都是選項多多,MBA幾乎是每個30歲職業轉型者都會計劃的跳板。活到老學到老,你會看到全世界的教育界裡,能把這種系統設計到位的,也只有美國的大學體系提供一輩子的教育入口,因爲教育是美國保證持久人才吸引力的根本,這是咱們應該虛心學習的:人才永遠是競爭核心。

你可能會發現,25-34歲美國人在做的事情與我們有很多不同,這可能是由文化決定,不能評判誰對誰錯。但值得學習的優點需要我們虛心借鑑:不要過分強調年齡,30歲的時候,你纔剛剛對行業入門,你的人生事業也纔剛剛開始。

很多同學壓力很大,覺得從大學畢業到30歲這短短几年的時間,就要完成買房,結婚,生子等各種人生大事。但是如果我們放開對年齡的執念、撇去計劃經濟一樣的人生模板,嘗試去享受“無齡感、無代差”的生活,會更能認清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麼,看到更多的機會,更大的世界——這些美好都一直在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