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灰填海造陸 彰濱煙塵蔽天

臺電於彰濱工業區西區施作煤灰海造陸工程民衆拍下施工過程煙塵飛揚。(資料照片彰化縣議員賴清美提供)

電臺火力發電廠申請在彰濱工業區線西3C區的西堤以東,2014年起以煤灰填海造陸,多次被拍下煙塵鋪天蓋海,掀起濫倒疑雲,環保團體發現,彰濱地下水質惡化,土壤含量超過管制標準4倍,煤灰填海造陸工程疑爲元兇。但經濟部表示,每季海水監測未發現異狀

彰濱工業區線西區原計劃抽砂填海造陸,但抽走海砂影響海洋底棲生物、影響生態,臺電臺中火力發電廠申請以煤灰作爲替代性原料,2010年環保署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差異性分析,臺電得以231萬立方公尺煤灰,填平低於海平面下共39.2公頃海域

工程開工至今,共已回填49萬立方公尺煤灰,並持續回填作業,計劃預計執行到2020年。彰化縣環保局表示,臺電回填煤灰是臺中市政府向經濟部工業局申請獲准,環評也獲環保署審查通過,而工業局每季均委託工程顧問公司監測填海海域水質,並知會彰化縣環保局,截至目前爲止,監測報告均正常,未發現異狀。

彰化環保聯盟認爲,工業局委託的監測方式僅採溶出試驗,但未採用土壤重金屬總量檢測,檢測結果難以讓人信服

彰化環保團體指出,國外法規都對煤灰回填工程設有嚴格規範,以美國爲例,回填煤灰至少得設置6道阻絕層,但彰濱的回填作業沒覆蓋,東北季風一來,煤灰細粉飄飛,明顯影響空氣品質,另填海也未鋪設不透水層等,直接和海水混在一起,並未做好阻絕把關,臺電是國營事業,應要有更高責任心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