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繼續暴力加息?

作爲美聯儲11月議息會議前最後一項重磅數據,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吸引了全球市場的關注。10月13日晚間(北京時間),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CPI同比增速雖回落但仍超預期,核心CPI同比增速更是重回40年高位。具體來看,儘管美國9月未季調CPI年率錄得8.2%,爲2022年2月以來最小增幅,但表現強於8.1%的預期值;核心CPI年率爲6.6%,表現強於6.50%的預期和6.30%的前值,爲1982年8月以來最高;住房與租金項、食品項以及能源項等均表現略超預期。

數據公佈後,掉期市場完全定價美聯儲11月加息75個基點。美國短期利率交易員預計,美聯儲11月加息100個基點的概率約爲十分之一,高於CPI出爐前的零概率,並預計美聯儲政策利率在2023年3月升至4.75%—5%區間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不斷飆升的通脹數據成爲美聯儲的現實困境,美聯儲希望通過持續激進的緊縮舉措來有效抑制通脹上行,但經濟活動的放緩似乎到來得更快。那麼,這場歷史性大通脹的罪魁禍首是誰?目前美國通脹形勢究竟如何?美聯儲爲何要不惜代價去抑制通脹?後續美聯儲政策會如何變化?期貨日報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相關專業人士。

美國本輪高通脹從何而來?

縱觀美國本輪通脹的演變歷程,上海中期期貨研究所金屬分析師李白瑜認爲,自美聯儲2020年3月採取無限量QE以來,美國的通脹中樞持續飆升。除“大放水”引發物價“水漲船高”外,疫情全球大流行對供應鏈造成持續衝擊,俄烏衝突導致歐洲能源價格不斷攀升,以及美國挑起的逆全球化迫使產業鏈迴歸人工成本高昂的本土,都是美國通脹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可以說,流動性氾濫遇上商品短缺,全球供應鏈問題與能源、糧食問題並存,最終導致全球通脹持續飆升。”方正中期期貨資深分析師史家亮對期貨日報記者說,在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下,美國方面無論商品項還是服務項均表現強勁,而能源項表現得尤爲突出。具體來看,在覈心商品項中,能源和食品均因爲能源問題和糧食問題表現強勁;而在覈心服務項中,勞動供給、薪資、房租等表現呈現持續上漲態勢,因此商品和服務項價格的全局性上漲,推動本輪美國通脹站上歷史性高位。

史家亮認爲,本輪通脹遲遲得不到控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本輪通脹是大範圍通脹,是供需兩端與供應鏈等全局性的,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僅是從需求端抑制通脹,效果有限。二是地緣政治衝突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將會繼續影響通脹表現。三是疫情衝擊依然存在,經濟衰退預期不斷升溫,美國國內流動性依然氾濫,而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危機依然存在,供不應求的基本面短期難以發生根本性變化。

當前美國通脹有哪些核心矛盾?

李白瑜表示,自美聯儲今年3月啓動加息、6月啓動縮表以來,由於經濟總量需求受到一定抑制,中長期通脹預期開始拐頭。美國通脹自6月見頂以來,連續3個月回落,但回落幅度似乎極爲有限。當前地緣政治動盪博弈加劇,通脹仍具有很強的黏性,未來大概率將以非常緩慢的節奏下修。

從本次美國9月CPI同比數據來看,9月住房租金、食品等相關消費的拉動進一步增強,能源價格的拉動有所減弱。她認爲,未來能源價格仍將是影響通脹的關鍵因素,OPEC+決定從11月起將原油日產量削減200萬桶,相當於全球石油需求量的2%左右。可以看出,在支撐原油價格這一問題上,OPEC+表現出了空前的決心,能源價格仍存在上行風險。

金瑞期貨貴金屬分析師吳梓傑也表示,當前美國通脹問題主要體現在能源價格難降以及核心通脹高企上。能源價格再度上漲使得CPI回落速度可能放緩。7—8月國際原油價格自高點回落之後,美國CPI也隨之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回落趨勢,預計9月CPI仍將保持這一趨勢。

“但自10月以來,在俄烏衝突升級和OPEC+大規模減產的背景下,國際油價再度出現一輪明顯上漲,且從目前來看油價短期內大幅下降的空間有限,因此能源價格可能再度成爲通脹回落的重要擾動因素。”吳梓傑表示,美國核心CPI目前已經逐漸取代能源價格成爲這一階段通脹的主要矛盾。由於核心CPI的主要驅動因素房屋租金和勞動力成本仍有進一步上行的趨勢,因此美國的核心CPI存在超預期上漲的風險。

在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期貨宏觀分析師王彥青看來,當下美國通脹壓力主要來自食品、能源價格以及前期房地產繁榮帶來的房租高增長。一方面,美國高通脹的黏性主要是由俄烏衝突持續升級造成的。在地緣衝突的影響下,全球的食品運輸以及能源供應均受到一定影響,而美國是一個消費類主導經濟增長的國家,因此社會消費品成本的增加直接推升了通脹。另一方面,美國房地產在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經歷了一輪明顯的繁榮期,房價上漲帶動房租水漲船高,而房租大約領先美國通脹中的租金分項一年半,因此未來一年多的時間內,房租成本將會對美國通脹起到明顯的支持作用。

美聯儲爲何不惜代價解決通脹?

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強勁加息不斷爲美國經濟帶來壓力,但美聯儲似乎仍不惜一切代價想要壓低通脹。在日前公佈的美聯儲9月會議紀要中,與會者指出通脹率仍然高得“令人無法接受”,美聯儲官員仍有意在貨幣政策上採取激進的立場,因過早結束旨在抑制通脹的緊縮貨幣政策將付出高昂的成本。不過,也有少量聲音表示,調整收緊政策的步伐以減輕對經濟前景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風險也非常重要。

李白瑜告訴記者,美聯儲之所以堅持引導鷹派的加息預期,一方面是因爲過高的通脹已經開始反噬經濟,侵蝕消費者的購買力,美聯儲必須通過收緊貨幣政策來應對潛在風險;另一方面,與美國11月的中期選舉有一定關聯,從美媒近期的民意調查來看,通脹成爲當前美國選民最爲關心的議題。

在吳梓傑看來,美聯儲不惜代價控制通脹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穩定物價是美聯儲最重要的長期政策目標之一。在當前通脹遠高於2%錨定目標的情況下,儘快控制通脹是聯儲的職責所在。二是美聯儲需要通過表達強硬的控通脹態度來實現預期通脹的回落,並由此引導通脹更高效地回落。1970年的經驗表明,若預期通脹無法回落,則預期通脹將會成爲通脹持續上漲的重要動力。

美聯儲加息路徑會如何演變?

從當前來看,史家亮認爲,儘管整體通脹繼續小幅回落,但距離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仍有較大的距離,而核心通脹仍維持高位,且9月通脹各項數據表現均強於預期,這強化了美聯儲將在11月會議上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

吳梓傑表示,在當前核心通脹尚未出現拐點的情形下,美聯儲大概率將在11月保持75個基點的加息力度。而在基準假設下,年內美國通脹都將保持較大的黏性,美聯儲也將保持鷹派政策。但明年隨着CPI高基數的到來,以及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的走弱,美聯儲或在明年二季度放緩加息節奏。

“從今年剩餘的時間看,考慮到當前通脹風險尚未消除,美聯儲大概率要把預期拉滿,我們傾向於認爲美聯儲11月仍將大幅加息75個基點,11月和12月累計加息1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基準利率定格在4.25%—4.5%。”李白瑜說。

王彥青告訴記者,美聯儲目前更關注的是長期的通脹預期,如果長期通脹預期依然能維持在一個逐漸回落的趨勢中,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將會貫徹到底,即加息到一定程度(比如4%—4.5%),然後將利率水平維持在高位,直到通脹最終回落。“由於此次通脹數據超出預期,預計後期美聯儲在措辭上會再次向市場透露鷹派信息。”

李白瑜表示,考慮到美國或於明年上半年步入實質性衰退,預計明年一季度開始美聯儲將減少加息幅度直至停止加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若地緣政治衝突進一步升級,或者OPEC+持續大規模減產,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再度攀升,那麼美聯儲仍有可能繼續保持激進的加息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