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Z世代”如何掌控人生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商業內幕”網2月16日文章,原題:爲什麼Z時代的人生夢想變成鏡花水月?負債增加,買不起房……許多美國Z世代(1995至2009年出生的人——編者注)無法過上他們夢想中的生活。教育研究集團foundry10的研究員詹妮弗·魯賓表示:“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學費以及不穩定的就業市場,令買房、經濟獨立、擁有穩定的工作這些人生夢想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數據顯示,即使考慮到通貨膨脹,Z世代的信用卡債務也比同齡時期的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的人——編者注)高約30%。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表明,他們也是最有可能刷爆信用卡並拖欠還款的羣體。數字銀行平臺Laurel Road總經理、艾麗莎·舍費爾稱,償還學生貸款的不確定性對年輕人的理財生活產生了長期影響。該平臺針對1714名揹負學生貸款者的一項調查表明,79%的人難以攢錢應對突發事件或退休生活,75%的人沒錢投資,52%的人買不起房子。

數據顯示,‌美國住房自有率‌從2004年的近44%跌到去年的37%,25—34歲、仍然住在父母家裡的人士比例從21世紀初的不到11%上升到了2023年的16%。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是房價飆升到創紀錄的水平、抵押貸款利率飆升至20年來最高水平。

跟風消費也帶來了麻煩。理財專家凱莎·布萊爾稱,社交媒體讓Z世代看到網紅豪華奢靡的生活,掀起及時滿足和消費主義的風氣。而超前消費、還不上錢可能會導致徵信被拉黑,進一步讓年輕人買不起汽車和房子,最終令積累財富、實現經濟獨立的夢想化爲泡影。

舍費爾表示,“照片牆”爲她精準推送廣告,令她時常忍不住“剁手”下單。爲了防止自己衝動消費,舍費爾通常會將商品留在購物車至少一天後,再考慮到底要不要買。Experian公司高級總監羅德·格里芬說,儘管年輕人覺得離自己的夢想很遙遠,但他們仍然可以採取一些具體措施實現理想。他建議通過制定預算規劃、設定可實現的目標、尋求專業指導、減少衝動購物和消除訂閱費等“隱性開支”來掌控局面。

Z世代也可以擺脫上一輩的思想,轉而專注於實現新的自我目標。作家伊麗莎白·胡塞爾說,年輕人應該優先考慮“意義和成就感”。她說,一旦他們清楚自己真正在乎什麼,他們可能會選擇共同生活以降低住房成本,避免負債累累。她說,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財富”,比如和朋友一起買房,或者放棄傳統的工作模式,選擇靈活性高並符合個人價值觀的職業。(作者塞隆·穆罕默德,白珂譯)